立秋養生有講究 適時滋陰防秋燥-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3 08/10 09:16:18
來源:南寧晚報

立秋養生有講究 適時滋陰防秋燥

字體:

【原標題】立秋養生有講究 適時滋陰防秋燥 醫生提醒,不僅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還需規律作息適當運動

  8月8日,迎來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有人説立秋要吃瓜,可多吃西瓜、甜瓜以防秋燥;也有人説要貼秋膘,“囤點肉肉”好過冬。南寧市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馬寧寧提醒,立秋養生,不僅飲食上有講究,還應規律作息適當運動以增強體質。

  立秋吃瓜有講究

  立秋,標誌着孟秋時節的開始,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馬寧寧介紹,立秋吃瓜是中國南方的傳統習俗,清朝張燾在《津門雜記·歲時風俗》寫道:“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因而吃瓜,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另外“吃瓜”可以緩解秋燥,消暑降溫,補充身體維生素。

  馬寧寧建議,立秋吃瓜選擇頗多。比如西瓜,是一種低熱量、高纖維、高水分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吃西瓜可以促進消化和排毒,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而在立秋這個節氣裏,吃西瓜可以幫助人們適應氣溫的變化,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絲瓜,不僅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而且口感非常好,鮮甜清香,還能促進消化。而冬瓜有利濕的作用,秋季乾燥,多吃一點冬瓜,也能很好地起到緩解秋燥的作用。在秋季,人容易燥熱上火,苦瓜能夠很好地降暑氣,而且苦瓜還能清涼解毒,促進食欲。

  貼秋膘因人而異

  據介紹,北方盛行的立秋食俗,就是貼秋膘,這個節氣人們往往多吃燉肉、烤肉、涮肉等佳肴,用以彌補夏天的身體虧空。馬寧寧提醒,立秋貼秋膘要因人而異,別盲目貼秋膘。營養過剩、身材肥胖的人群,忌貼秋膘;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的人群,可以適當貼秋膘;另外,還要注意營養均衡,除了適當多吃些雞肉、鴨肉、魚、豬肉、牛肉等肉類,應結合應季蔬菜如蓮藕、山藥、荸薺及一些豆類水果等,全面地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及各種礦物質,重要的是還能幫助祛暑熱降秋燥。

  經過夏季的濕氣困擾,人們脾胃往往運化乏力,立秋後天氣逐漸由濕熱轉為燥熱。此時飲食應以健脾、清熱、滋陰為主。此時應該減少蔥、姜、蒜、胡椒、花椒、羊肉等辛辣食物,適當增加藕、黃瓜、絲瓜、茄子、蜂蜜、芝麻、梨、酸梅等甘、酸養陰潤燥的食物。

  睡眠和運動適可而止

  到了秋季,人們容易出現犯困的情況。這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多休息,不可熬夜、開夜車,盡量爭取在晚上10時前入睡,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以保證白天的工作、學習效率。中午最好小睡半個小時,有利於化解困頓情緒。睡眠注意時間為度,過度的睡眠也會讓人感到困乏、渾身無力。

  立秋節氣,市民可以根據自身體質和愛好,在早晚天氣略清爽時適度運動,建議以散步、慢跑、八段錦、太極等舒緩運動為主,可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而且,運動要適量適宜,否則運動過量會讓身體更加疲勞。

  天氣適宜時,可多親近大自然,開心的旅行可愉悅心情。也可以買一些色彩艷麗並富有生機的花草魚蝦養在家中,工作累時看看花草和魚蝦,既可賞心悅目又能緩解疲勞。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過。(記者 葉禎 實習生 董雨姍)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