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日大暑!夏已至盛,美食相助消暑生津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北京時間7月23日9時50分,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大暑時節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禮記·月令》中言“土潤溽暑”,即土壤浸潤,空氣濕熱。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但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大暑前後,時常有大的雷雨出現,這大雨使得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今日本報推出“二十四節氣美食圖鑒”之“大暑”。“大暑”節氣,這些時令美味和習俗你知道嗎?我們一起來看看。(記者 寧玉樺 文沛仔)
大暑美食
●仙草
每到大暑時節,天氣酷熱,福建、廣東等地有在大暑前後吃仙草消暑解毒的習俗。
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其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鳳梨
大暑期間,我國台灣民間有吃鳳梨的習俗,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
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西瓜
在生活中西瓜已經成為人們印象中夏天的標配。特別是在大暑時節吃上一口冰涼的西瓜,才覺得夏天更加完整。
作為夏季最常見的一種水果,西瓜有生津止渴的效果,而且甘甜多汁,在夏天能夠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除此之外,中醫也有記載,如果人們出現中暑,或者是發熱的情況,還可以用西瓜入藥。
●“喝暑羊”
大暑時節,魯南地區的人們往往會喝上一碗溫熱的羊肉湯,帶走體內積熱,俗稱“喝暑羊”。
羊肉性溫味甘,中醫常説“補在三伏”,要以溫食為主。味乾性溫的羊肉,能益氣補虛,是夏天進補、養陽氣的佳品。
●冬瓜
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之一,冬瓜有着消暑清熱、消腫的作用。
而且其口感比較清甜,水分比較多,也有着利尿的作用。
大暑習俗
●曬伏姜
伏姜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喝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曆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10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燒伏香
伏香,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