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盡全力創“優質”——平陸運河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見聞-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3 07/12 08:49:43
來源:廣西日報

傾盡全力創“優質”——平陸運河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見聞

字體:

  【原標題】傾盡全力創“優質”——平陸運河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見聞

  從南寧橫州市平塘江口到欽州出海口,平陸運河全長約135公里。在幅員遼闊的祖國南疆,這135公里,承載着非凡意義——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幹工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標誌性工程,廣西所盼、桂運所繫……平陸運河建成後,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平陸運河進入全線動工新階段以來,從起點到入海口,記者走訪了多個施工段,目之所見,極為震撼——

  讓江河改向,引水入峽谷,高188米的邊坡護岸,世界最先進的省水船閘……偉大思想指引偉大行動,全區上下把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平陸運河建設作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務實舉措,按照“通江達海、整體規劃、一次建成、系統運行”的建設方案,重實效、強實幹、抓落實,舉全區之力推進項目全線建設,打造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廉潔工程。

  高標準設計

  6月6日午後,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靈山縣舊州鎮境內,平陸運河馬道樞紐的施工絲毫未停,一輛輛裝卸車正緩緩爬上高高的山頂。站在半山腰往下望去,也是一片忙碌景象,挖掘機、裝卸車緊密配合,正在掏挖、運載航道內土石方。馬道樞紐屬於平陸運河第一梯級樞紐,通航建築物設計為雙線船閘,最大設計水頭(即水位差)29.6米,佈置三級省水池,為世界最大內河省水船閘。自5月23日平陸運河全線動工以來,如此戰天鬥地的生動場景,運河沿線處處可見。

  百年夢想,照進現實。廣西舉全區之力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全線建設,讓平陸運河世紀工程造福百姓惠及各方。

  平陸運河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航道工程、航運樞紐工程、沿線跨河設施工程以及配套工程。航道等級為內河I級,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項目開發任務以發展航運為主,結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態環境等。

  設計體現了高標準要求。從設計上,我們既看到了“改造自然,為我所用”的豪邁,又秉持着“生態優先,和諧共生”的初心。馬道樞紐北側不遠處是原有河流的分水嶺,原有江河在這裡南北分流,設計通過降低地勢,讓原有北向河流改向南行,真正實現“天塹變通途”“高峽出平湖”的壯舉。

  在複雜的地勢中,江河宛如一頭倔強的野獸,肆意衝撞,任意彎折,不利於船隻通行。為了改善航運條件,設計對彎曲河道進行裁彎取直,縮短通航時間,提高航運效率,同時注重生態涵養、水利防護等。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部部長朱偉平介紹,僅裁彎取直工程,平陸運河全線就涉及57處,其中河道回填31處,共計回填量為1155萬立方米,生態涵養區36個,全線累計形成島嶼54個。

  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程耀飛介紹説,平陸運河聚焦大型省水船閘、高效輸水系統、運河水沙特性、魚道設計及生境互通等關鍵技術點,委託國內多家一流科研院所開展13項物理模型試驗,委託第三方單位開展設計全過程諮詢,系統提升工程設計質量和水平。

  高質量推進

  平陸運河施工過程中,難度最大的是馬道、企石、青年3座梯級樞紐工程。鬱江西津水庫的水面和海平面之間有大約65米的落差,需要建設這三個梯級船閘來克服落差,實現船舶的連續航行,船閘的尺度大,技術複雜。

  採訪中,記者看到,三大樞紐工程正穩步推進。馬道樞紐正在進行二期工程施工,中交二航局馬道樞紐項目部項目總工姚平説,馬道樞紐在平陸運河三級航道樞紐中開挖難度最大,其上游航道劈山穿過,高達188米的邊坡是平陸運河沿線最高邊坡,也是目前廣西在建最高航道邊坡。工程規模宏大,一期陸上土石方開挖、邊坡防護等工程已於3月15日完工。二期工程累計已進場管理、勞務人員約1900人,投入機械設備超600&套,土石方開挖累計完成590.3萬立方米。“我們24小時不停工,全力保障工程進度。”

  在第二座梯級企石樞紐,導流明渠已完成並通水,為航道施工創造了無水環境。中交一航局企石樞紐項目經理劉瑞建指着遠處一處隆起處説,那是一塊巨石,工人們正佈置爆破。目前,企石樞紐正在進行船閘主體基坑的土石方工程,地表厚厚的黏土層是土石方開挖中的“攔路虎”,但在廣大建設者齊心協力之下,這只“攔路虎”正逐步移除。

  到第三座梯級青年樞紐,導流明渠的水面豁然開朗。中交四航局平陸運河青年樞紐項目負責人高永斌説:“這段導流明渠也是未來運河的航道,施工中還將進一步拓寬,為過往船隻提供良好通航環境。”青年樞紐是三座梯級中進度最快的梯級,5月29日順利完成了泄洪閘首倉混凝土澆築,這也是全線首倉結構混凝土的澆築。未來,滿載貨物的西江船隻將在這裡搭乘最後一次“電梯”,而後直奔出海口,向海而行。

  程耀飛介紹,為保障施工質量,指揮部創建全鏈條、全過程質量管理智慧化體系,創新質量管理模式,切實把好人員設備進場關、開工關、材料關、工藝關、檢測驗收關“五個關口”。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管理首件工程認可制、隱蔽工程驗收認可制、材料報備檢驗制、工程質量考評制、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備查制“五項基本制度”。加強工程耐久性基礎研究工作,創新施工工藝,切實提高工程耐久性,推進質量風險預防管理。

  高科技支撐

  平陸運河,生逢盛世;優質工程,科技支撐。

  一路行來,記者看到,平陸進入全線動工新階段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員、機械進場,平陸運河集團和各施工單位嚴格落實自治區要求,更加注重規範管理、進度把控、工程質量,重視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借助現代科技一路攻堅克難。

  “工程最難的部分是什麼?”面對這一問題,三大樞紐的項目負責人都不約而同地説:“混凝土澆築。”

  三座樞紐設計規劃的省水船閘,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省水船閘,設計上的高標準意味着更高的結構要求,保障結構的關鍵便是混凝土。

  一是體量巨大。馬道樞紐擁有世界最大的內河省水船閘樞紐,船閘混凝土量近347萬立方米;企石樞紐船閘混凝土方量同樣巨大,近292萬立方米。

  為了滿足澆築需求,青年樞紐項目團隊緊緊圍繞施工關鍵節點,梳理各項前置條件,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高標準建成了可月生産15.6萬立方米預冷混凝土的攪拌站、單日鋼筋加工量達到300噸的智能化鋼筋加工配送中心。企石樞紐一邊做船閘主體基坑土石方工程,一邊同步推進智慧拌合工廠的建設,配置2座拌合樓、2座拌合站。“目前已完成其中1座攪拌樓的70%。”劉瑞建介紹,在建的攪拌樓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佔地7萬平方米,高41.6米,一天可生産1萬立方米混凝土,建成後可解決大體積、高入倉強度的混凝土澆築難題。

  二是質量要求高。“我們瞄準優質工程、百年工程目標,力爭在施工中達到更高標準。”青年樞紐項目負責人高永斌説,他們不但請專人設計建設混凝土攪拌站,更與高校進行課題研究,目的是更加精準地掌握混凝土的溫度。

  溫控技術,是船閘主體混凝土的關鍵,關乎主體結構的耐久性和抗裂性。“出廠溫度不能大於16℃,運輸過程中還要採取保溫措施,入模溫度不能大於22℃。”企石樞紐項目經理劉瑞建談到混凝土溫度時一臉慎重。他説,目前他們正在開發預冷混凝土全套溫控技術,船閘主體結構完成後,將安裝測溫傳感器、循環降溫水管系統等,對主體結構實施長期的溫度監測,防止後期開裂。

  一項混凝土的溫控技術已讓人驚嘆不已,實際上,科技的強支撐作用在運河建設中無處不在。比如:北斗定位系統對裝卸車的調度、馬道樞紐高邊坡的防護、智慧拌合工廠的智控系統等。極致的施工工藝,目的是創造經得起歷史和時間考驗的平陸運河優質工程。

  上下同心,鮮有不克。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平陸運河宛如一顆明珠。運河建設是全區上下學習新思想、踐行新思想的生動實踐,全區上下正勠力同心,全力推進。一幅向海而興、向海圖強的嶄新圖景正徐徐展開。(趙超 康安 羅繼梅)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