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深化基層治理 厚植鄉風文明-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3 07/10 11:46:27
來源:右江日報

凌雲:深化基層治理 厚植鄉風文明

字體:

  【原標題】凌雲:深化基層治理 厚植鄉風文明

  近年來,凌雲縣堅持把提高人民群眾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作為主線,把推動鄉村治理向基層延伸作為主攻點,良法善治新時代文明種子在凌雲落地生根,崇德向善在這裡蔚然成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大幅提升。

  構建“文明評比”體系,選樹典型弘揚新風。一是健全評比體系,營造文明鄉風。緊扣“德治”,各村(社區)結合社情民意,建立道德模範、星級文明戶、文明院落等10余項村民評選事項,文明新風良好氛圍正在形成。自活動開展以來,共産生各類國家級道德先進典型6人、區級11人、市級23人,涌現出鬱再儉、陽長標、勞守凡等一批新時代鄉村治理先進人物。二是獎勵兌換積分,激發內生動力。在平懷村、浩坤村、加西村等20個行政村創建愛心超市,制定積分評價辦法,將遵守村規民約、參與村集體活動、環境衞生整治等事項細化、量化為積分指標,納入積分獎勵範圍。積分結果既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也可以在愛心超市兌換生産生活物品,進一步激發村民內生動力。三是樹立誠信理念,傳播社會正能量。在轄區倡導“做好人、幹實事、講誠信、常自省”理念,搭建發揮誠信正能量的空間和舞&,形成重誠信、講誠信、守誠信的良好風氣。全縣選樹誠信示範單位25家,75人被評為誠實守信先進人物。

  建設文明教育基地,傳承理想賡續信仰。一是氛圍營造。在各文化廣場、居民小區、道路沿線等位置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內容的宣傳牌(欄),在村民服務中心建設文化長廊,繪製文化墻報,把精神文明教育延伸到“最後一公里”。二是強化新媒體宣傳。在廣播電視台、微信公眾號開設“鄉村治理”“巾幗故事匯”“五最農民”等10余個專欄,廣泛宣傳鄉村治理示範村創建成效,推廣治理模式。三是強化教學點主題建設。依託該縣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深挖紅八軍彩架突圍戰紀念館、弄福“十八彎”公路等精神內涵,建成系統完備、內涵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基地13個。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引導廣大黨員領導幹部、青少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組建“文明代言”隊伍,樹立新風強效治理。一是黨員幹部授課,發揮引領作用。建立老黨員、退休老幹部講師團隊伍96支,425人擔任“三會一課”客座講師,每季度組織開展“微黨課”,形成“3+1+N”黨史學習教育模式,傳遞紅色能量,激發幹事創業熱情。二是強化志願服務,增強引導效能。成立“桂姐姐”宣講團、“法治凌雲”宣傳隊、“凌雲紅”大學生志願者等志願服務隊,深入社區村屯、田間地頭開展政策宣傳、文化服務、科普宣講等志願服務,培樹形成10余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品牌項目。三是組建紅黃藍隊伍,增添善治新動力。在平懷村、加西村、浩坤村等村組建紅黃藍3支隊伍(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為紅馬甲、職業化管理村幹部為黃馬甲、公益性崗位人員為藍馬甲)。這支生力軍隊伍長期穿梭在基層一線,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了解村民生産生活情況,幫助群眾解決煩心事、愁心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讓群眾有事能“隨時説、有人辦”。

  該縣還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及基層黨建“五基三化”攻堅年、提升年行動,努力營造“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濃厚氛圍,組織全縣在職黨員幹部下沉社區(村)開展志願結對幫扶活動,參加人員5000餘人,幫扶群眾5.07萬餘人次,辦實事解難題4230余件次。(楊再茂)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