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業為基 書寫新篇
從國家體育場(鳥巢)、中國天眼、港珠澳大橋等大國工程,到官塘大橋、白沙大橋、鳳凰嶺大橋等“網紅大橋”,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柳鋼造”撐起了它們的鋼筋鐵骨。
汽車、家電、石油化工、機械製造、能源交通、船舶、核電、電子儀表……豐富應用場景的背後,是“柳鋼造”日趨完備的産業體系。
鋼鐵,被稱為工業的“糧食”。柳鋼專注生産工業“糧食”已65年。
産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在一次次不斷進取、一次次銳意創新中,專注做強做優做精鋼鐵主業,柳鋼已成長為中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朝着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
結構優化 以質取勝
循道而行,方能致遠。
在65年的發展歷程中,和很多鋼企一樣,柳鋼也曾經歷過規模化生産和“大路貨”産品突出的階段。
時代在變,通過中低端品種以量取勝的競爭方式,始終是制約企業的發展掣肘。
發展中的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柳鋼意識到,要想實現做強做優鋼鐵主業,必須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上持續發力。
成功開發CR340/590DP冷軋高強度雙相鋼,填補廣西冷軋先進汽車板的生産空白;拉拔出直徑0.15毫米的細簾線鋼絲,刷新“廣西最細鋼絲”紀錄;研發鍍鋅系列産品,結束廣西無法自主生産鍍鋅板的歷史;300係奧氏體不銹鋼、400係鐵素體不銹鋼品種,不斷豐富廣西不銹鋼冷軋品種……
這些只是柳鋼近年來持續加大産品研發力度的縮影。
2019年,柳鋼開發批量性新産品22個,完成30個新品種的策劃與技術儲備工作,品種鋼産銷量累計813.8萬噸,同比增加11萬噸。
2020年,柳鋼成功開發冷軋高強鋼、簾線鋼等21個高端新産品,品種鋼創效11.26億元。
2021年,柳鋼集團研發投入同比增長95.08%,共開發海底管線鋼、冷軋高強雙相鋼、冷軋熱鍍鋅鋼帶等高端新産品26個。
2022年,開發無取向硅鋼、高強汽車大梁板等高附加值新産品26個。
為了全力支持新産品研發、市場開拓和科技創新工作,《柳鋼集團産品定位及規劃》應聲落地。
此外,柳鋼強化多基地、多業態協同發展的同時,還與多所知名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多家終端用戶強強聯合,搭建起“研、學、産、銷、用”五位一體研發&&,借力引智,圍繞推動鋼鐵産品結構調整、産業轉型升級、綠色智能製造等開展聯合攻關。
如今,柳鋼的“産品家族”越來越豐富,産品結構不斷優化,為企業發展積蓄動能。
技術更新 驅動升級
産品研發能力不斷上升,就必須走好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這條路。
近年來,柳鋼在工藝創新、裝備和技術進步等方面持續“更新”,展現着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決心。
柳鋼參與的“廣域協同的高端大規模可編程自動化系統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多變原燃料條件下大型高爐性能指標智能優化設定,為大型高爐打造出“最強大腦”。
搪瓷製品是高品質家電、大型幕墻等領域的新寵,卻長期依賴進口。為保障我國搪瓷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柳鋼聯合東北大學、蘇州大學,歷時10餘年開展卡脖子難題攻關。柳鋼“搪瓷用高品質冷軋帶鋼製備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廣西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其成套關鍵製備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廣泛推廣應用。
在“高質量長材綠色製造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中,柳鋼再次發揮創新優勢,産品性能可達到國際同類産品領先水平,並應用於貴南高鐵、鳳凰嶺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連鑄坯表面橫裂紋、中心疏鬆等缺陷控制,柳鋼積極投身“新一代板坯連鑄動態二冷及可控壓下關鍵技術”的攻關,該項目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這些成績,都是近年來柳鋼不斷聚焦鋼鐵主業,加強技術創新最好的明證。
2019年,柳鋼共申報專利135項,獲獎52項,獲授權58項。
2020年,柳鋼共實施技術開發項目208項,實施科技成果轉化4項,獲2020年冶金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廣西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
2021年,柳鋼獲授權專利191件,同比增長41.48%。
2022年,柳鋼攜手運營商和行業夥伴共同打造的“5G智慧鋼鐵項目”,作為“5G+智能製造”優秀典型收錄於《中國5G垂直行業應用案例2022》。
目光轉換,焦化廠二焦車間上線智能巡檢機器人,轉爐廠爐口火焰通過AI識別,一軋廠自動焊牌機器人工作有序,5G熱軋原料庫無人行車等在各自“崗位”上忙碌,成為柳鋼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智能化新設備成為柳鋼人的“新同事”“好幫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鋼鐵製造的深入融合,助推柳鋼在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將長板進一步拉長。
目前,柳鋼利用5G數字化智慧工廠疊加大數據和雲計算,搭建更智能和網絡化的製造流程鏈,實現了由“製造”向“智造”的重大跨越,實現主導産品涵蓋汽車用高強度雙相鋼、電工鋼、高強度汽車大梁板、高強耐候鋼等綠色鋼鐵精品。
積極探索 全鏈升級
前進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近年來,受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産業鏈供應鏈運行不暢等因素影響,鋼鐵市場形勢急轉直下,柳鋼發展也面臨較大困難和挑戰。
面對不利的局面,不可能再簡單重復過去的模式,而應該努力重塑新的産業鏈。
於是,柳鋼主動求變,深入開拓華南、華東等差異化産品市場。通過走訪調研,柳鋼及時捕捉下游用鋼行業對産品提質升級的新需求,與廣東樂居集團有限公司構建産品聯合研發中心,以技術創新滿足市場。
柳鋼還與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廣西汽車集團、柳工等構建材料聯合實驗室,建立“緊密型、創新型”合作關係,搭建開放式的研發&&。
與此同時,柳鋼與合作夥伴一起謀求更為深層次的合作,在技術、産品、質量以及汽車産品採銷、汽車後市場等多方面主動出擊,推動創新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
此外,為完善補強鋼鐵生産供應鏈,穩定廣西冶金産業資源供給,柳鋼在柳州市、玉林市、來賓市等多地布局建設冶金熔劑基地,為鋼鐵産業長遠發展落實重要的冶金熔劑資源保障。
2022年,柳鋼汽車鋼産品在主機廠的綜合應用量佔比大幅提高,重點牌號的鋼材綜合應用量漲幅甚至達到192%。該産品還走出廣西,在廣東、湖南、浙江區域進行推廣和試製,向着更廣闊的市場邁進。
2022年2月、6月,柳鋼集裝箱兩度創造突破月訂單量的歷史紀錄,全年銷量同比遞增約31%,創造新的年度銷量紀錄。
恢弘的畫卷總是在直面挑戰中繪就,征途漫漫,惟有奮鬥。
放眼未來,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柳鋼的信念如鋼、意志如鐵。(榮瑤 朱柳融)
(本版圖片均由柳鋼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