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5月31日電(記者盧羨婷 吳思思)“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1000多年前,唐代詩人韓愈曾如此描繪廣西桂林山水之美。
作為中國山水的靚麗名片,桂林因其自然美、生態美而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之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山水觀光産品已不能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要,“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在不斷豐富拓展旅游業態,大力培育休閒度假、康養、醫美、電競、時尚設計等新旅游模式,將“觀”山水變為“玩”山水,吸引更多消費者前往。
在桂林市陽朔縣遇龍河生態公園附近,有一面幾乎與地面垂直的岩壁,不少人在此攀爬探險。
其實,這裡是陽朔飛拉達攀岩溜索基地。飛拉達,一種沿着扶手橫梯、鐵索、踏腳墊等裝置攀爬山脊和岩壁的運動,與傳統的攀岩相比,它的難度大幅降低,成為許多家庭戶外活動的新選擇之一。
“傳統的攀岩主要是指垂直上下的攀爬方式,針對一些比較專業的攀岩愛好者。飛拉達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讓沒有攀岩基礎的愛好者,也能在岩壁上探險。”陽朔金貓山戶外運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輝説。
陽朔是國內外較負盛名的攀岩勝地之一,這裡的喀斯特地貌岩壁被許多中外岩友誇讚為“最適合攀岩的石灰岩”。目前全縣已開發岩場70多個、線路1200多條,成立攀岩協會,攀岩俱樂部18家,每年參與攀岩活動的人員達40萬人次,開創了全新的體育旅游産業模式。
在陽朔,人們或乘坐滑翔傘、熱氣球,與青山並肩,從高空感受桂林山水的宏偉雄奇,或在山野間漫游騎行,或在遇龍河乘坐竹筏漂流……
當前,桂林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陽朔縣立足資源優勢,將時尚戶外運動與旅游深度融合,多要素多業態的“體育+旅游”産業集群正在形成,打破傳統的山水觀光游模式,構建了“全域旅游+體育”綜合格局。水上運動、山地戶外、航空運動、騎行攀岩等成為新的體育消費熱點。
此外,許多鄉村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優勢,培育舞龍、舞獅等地方特色賽事活動,把美麗鄉村串聯成集文化、旅游、休閒、觀光於一體的旅游綜合體,實現了山水觀光産品的效益最大化、多樣化,推動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陽朔已經從單一的山水觀光發展到綜合的休閒康養、文旅融合,開放發展文章越做越活。”陽朔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覃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