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木樂服裝借力電商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旺市場快遞中轉站一角。(記者郭苔攝)
桂平市木樂鎮作為貴港市紡織服裝産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主戰場之一,正在借力電商全速加快紡織服裝産業轉型升級,其寄遞量和電商銷售量成為該産業高速發展的晴雨表。目前,該鎮日均寄遞量3萬票,電商銷售年均超5000萬套,從事電商銷售人員超3000人。
日均寄遞量3萬票
在木樂鎮服裝産業園區,夜幕下的新旺市場快遞中轉站依舊燈火通明。前來寄件的電商絡繹不絕,“嘀嘀嘀”的信息核驗聲此起彼伏,收件、捆紮、核驗、入庫、分揀、裝車……業務員在各自崗位上有序忙碌。
木樂鎮的紡織服裝産業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木樂企業家從皮革製品起家,逐步把服裝製造業發展成木樂的支柱産業,擁有上百個自主品牌,具備比較完整的産業體系,吸引了大批福建、浙江、廣東等外地客商和本地人在這裡投資辦廠,寄遞業應運而生。
“決定回來試一試,從原産地收貨發貨。”中轉站中通快遞物流負責人許可宇説。2018年之前,他一直在廣州跑快遞。那時,木樂只有郵政、中通、圓通、申通4個快遞網點,寄遞量每月只有幾百件。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加上廣州快遞行業競爭激烈,他開始和弟弟在木樂與廣州之間輪流開一輛麵包車寄送快遞;跑了1個月,日件量從70票上升到上千票。
然而,這樣跨區域跑出來的快遞量,是由廣州的木樂電商從當地快遞企業買來快遞面單,用當地快遞的路郵線路進行收發貨。這是靠低價優勢跨區攬件的典型“快遞黃牛”,既不利於本地正規快遞行業的發展,還存在很大的寄遞安全隱患。
2021年初,市郵政管理局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執法,通過日常檢查、約談、責令整改等方式進一步規範快遞市場秩序。經過整治,木樂快遞網點由最初4家發展到12家。許可宇也由“黃牛黨”轉為“正規軍”,成為木樂中通快遞一級加盟商。
“資費降下來了,發車時間每天可推遲至凌晨4時,保證了時效性。”許可宇介紹,服裝快遞輕巧,很受快遞分撥中心歡迎。快遞鏈條打通後,電商從木樂發往廣西區內外的資費降到每件2.5元至3元。電商寄遞成本降低,又吸引更多木樂年輕人回鄉創業。現在他每天晚上從8時工作到11時,甚至凌晨一二點都是常態。
“2022年,木樂服裝寄遞量達到886萬件,佔新增快遞業務量的56.5%。”市郵政管理局局長周任告訴記者,今年3月,自治區郵政管理局聯合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實施方案”,明確要打造差異化服務模式,促進郵政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木樂初步建成比較完善的電商産業鏈條,快遞單量呈飛躍式攀升。
“現在木樂包裹在各分撥中心都是優先運輸,當天處理、當天分撥。”周任介紹,經過多次積極協調,各快遞品牌省級分撥中心以延時下班、開通木樂-廣東專線、中轉站延遲發車等方式,極大滿足木樂服裝電商的時效需求。2022年,木樂鎮運動服飾産業鏈産生的日均包裹量達3萬票,全年有望達5萬票。
電商年銷量超5000萬套
木樂快遞物流量增長的背後,是木樂鎮服裝電商産業快速發展。
穿行於木樂鎮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電商人忙碌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在木樂鎮大街小巷的電商店舖已超過200家,從事電商銷售人員超3000人,2021年以來服裝電商銷售年均超5000萬套。
2021年,受疫情和經濟發展全球化影響,廣州的“木樂大軍”逐漸轉回家鄉發展電商,從傳統批發轉為面向電商、直播客戶批發。李德成就是“回歸潮”中的一員。
在李德成的工作室裏,記者看到他正在電腦上設計衣服樣板,時不時切換聊天窗口與客戶確認訂單信息;幾名工人正在搬運捆紮好的樣板服,準備膠印,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回來做電商,不僅省一大筆倉庫租金,而且拿貨方便。”李德成説。2018年,他看到木樂服裝産業發展如火如荼,便逐漸把重心從廣州轉回木樂;後來在木樂的發件量超過廣州的發件量,他乾脆直接在木樂發展了。
“從接單、設計到拿貨、膠印、發貨,都是一條龍服務。”李德成&&,現在每天發出的快遞都能保持在100多票,有産業作支撐,不管是快遞、拿貨,還是電商發展,木樂和廣州的時效基本一致,而且成本還降低不少,在木樂發展是理所當然的。
和李德成的情況不同,李堅信的辦公地點不在木樂,而是在400多公里之外的廣州。
今年23歲的李堅信,大學就讀專業是國際電子商務。2021年,他到桂平市對克運動休閒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對克公司)實習;畢業後,他和木樂的“創二代”一樣,進入公司參與電商業務的經營管理。
“現在通過拓展跨境電商&&,成功鏈結更大的海外市場,接到許多歐美國家的訂單。”李堅信告訴記者,對克公司從2020年開始將發展重點向電商傾斜。目前,除西藏外全國均設有代理商,公司服裝電商銷售量已佔到整體銷售的40%。
“電商逐漸深入,使得公司發展格局也在不斷改變。”對克公司董事長李林輝&&,公司一直延續着“前店後廠”的模式經營,拓展電商銷售渠道後,公司線上線下的銷售額逐年上升。目前,公司每天除了發往廣州和代理商的物流件外,日均還有500至600票的快遞訂單從木樂發出,這與公司個性化定制分不開。
木樂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模式,以線上購物帶動線下實體店銷售。目前,木樂服裝産業在廣州設有4個批發銷售中心,設有辦事處、銷售門店700多個(家),網絡銷售點2000多處,有4000多木樂人常駐廣州,主要從事設計研發和産品銷售。
年生産服裝3億多套
木樂快遞、電商發展如此紅火,得益於市委、市政府聚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集中力量培育發展紡織服裝成為千億元産業的戰略部署。
在廣西中健運動休閒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健公司)生産車間,只見工人正在流水線上忙碌,裁剪、縫線、檢驗……一件件製作好的休閒運動服裝,正在打包裝箱入庫等待發貨。
作為本土企業,中健公司創辦於2010年(前身為匯美製衣廠),是桂平市規上企業之一,擁有針織、印染、研發、設計、生産、銷售為一體的團隊。起初,公司只做簡單的代加工、貼牌等業務。乘着市委、市政府打造千億元産業群東風,中健公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公司規模從最初的20多人發展到300餘人,全國代理400多家。
“在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公司正在興建佔地約100畝的運動休閒服飾智能工廠。”中健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浩告訴記者,工廠預計引進智能吊挂流水線,提高産品質量及效率。目前,公司已完成服裝産業鏈的初步布局,包括織布、印染等,製衣年産量約300萬件(套),年産值超億元。
“現在不用出木樂就可以買到服裝所有配料,非常方便。”像中健公司一樣,對克公司董事長李林輝也在摩拳擦掌。他向記者介紹,新廠房建成投産後,預計引進自動電腦編織機、1000型加彈機4&等服裝前紡配套設備,形成加彈滌綸絲和織布年産量約3000噸、運動休閒服裝年産量約400萬件(套)的生産能力,彌補木樂缺少前紡産業缺口,實現企業一條龍生産。
“有新場地、新設備,工作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公司也更有競爭優勢。”李林輝滿懷信心地&&,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産值1.5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
近年來,貴港市先後推出“雙百雙新”、上規入統獎勵以及千企技改、電力交易扶持等政策,推動紡織服裝産業高質量發展。而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又促進快遞高質量發展。如今,木樂鎮已發展成為廣西最大的休閒運動服裝生産基地,2022年生産服裝3億多套,工業總産值約70億元,“好服裝 貴港秀”品牌逐漸打響。(記者 郭 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