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拍攝的陽關烽燧。新華社發(張曉亮 攝)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唐代詩人王維送別友人時寫下的千古絕句。
陽關始建於西漢,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是漢武帝在古絲綢之路上設立的“兩關”之一。作為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它見證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融合,現存有陽關烽燧、陽關古道等歷史遺跡。
陽關是我國古代詩人筆下最具代表性的邊塞意象之一,許多邊塞詩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被樂師譜曲傳唱,成為經久不衰的送別名曲,更讓陽關名揚天下。
如今,陽關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眾多游客前來尋跡懷古,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當地積極推進特色農業與文旅産業融合發展,譜寫歷史與現代交響共鳴的“陽關新曲”,一幅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美麗畫卷在古陽關下鋪展開來。
7月16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拍攝的唐朝詩人王維像。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6日在甘肅省敦煌市拍攝的陽關烽燧和遠處的雪山。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6日在甘肅省敦煌市拍攝的陽關烽燧和遠處的雪山。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8月25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拍攝的張騫像。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7月17日,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參觀游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7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拍攝的陽關烽燧(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6日,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內的陽關烽燧旁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7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參加研學的學生觀看表演(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6日,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6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參加研學的學生體驗通關儀式,領取“關照”。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6日,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游覽拍照。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6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拍攝的石刻。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6日,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拍照。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8日在甘肅省敦煌市拍攝的陽關景區和附近綠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7日在甘肅省敦煌市拍攝的陽關景區和附近綠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7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附近,一輛汽車從葡萄晾房旁駛過。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7日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景區附近拍攝的葡萄晾房。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7日,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鎮一處農家樂用餐游玩。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7日,游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鎮採摘葡萄。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