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和美鄉村展新顏-新華網

渭源:和美鄉村展新顏

2024-06-07 09:02:44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渭源:和美鄉村展新顏

  夏日的渭源縣綠意盎然、風景如畫。渭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渭源縣融媒體中心

  5月,渭河源頭草木蔥蘢、繁花似錦。走進渭源縣渭河源村,村莊錯落有致、環境乾淨整潔,微風輕拂翠柳,鳥雀戲水塘邊,處處展現着和美鄉村新氣象。

  近年來,渭源縣以“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為引領,堅持全局謀劃、系統推進、重點突破、內外兼修,大力推進“一片兩帶”和美鄉村示範建設,盡展無限魅力。

  鄉村建設強“底子”

  “從渭河源村到渭河源景區,沿途村莊非常漂亮,道路寬闊平坦,各類旅游服務設施齊全,這次來渭源不虛此行。我們還要體驗民宿,品嘗美食!”四川游客黃小強説。

  五竹鎮渭河源村黨總支書記張歡隨介紹:“我們以市級和美鄉村建設為契機,依託渭河源5A級景區,大力培育發展鄉村旅游産業,改造民宿客棧10家、農家樂5家。同時,對村子進行了綠化,對破損路面進行了維修改造,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渭源縣聚焦和美鄉村建設,按照鳥鼠山系南部示範片區和G310、S227沿線示範帶“一片兩帶”規劃布局,聚焦“村莊美、産業興、治理好、鄉風和、百姓富、集體強”六大類19項具體指標,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23年,渭源縣成功創建和美鄉村10個;2024年,渭河源村、侯家寺村2個省級和美鄉村,秋池灣村、慶坪村等4個市級和美鄉村,姚集村、喬家灘村等4個縣級和美鄉村建設正有序推進。

  環境整治靚“面子”

  “以前,道路旁生活垃圾常年亂堆,莊前屋後雜草叢生……如今,村裏變得越來越乾淨,村民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峽城鄉秋池灣村村民侯應生對村裏的變化讚不絕口。

  渭源縣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提升村容村貌的重要抓手,堅持點面結合、全域推進、長效運行,由“表”及“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開展綠化大提升、垃圾大清理、村莊大整治、街道大治理“四大”行動,扮靚和美鄉村“面子”。

  今年以來,渭源縣共建設“一片兩帶”通道綠化提升工程338公里,配套建設花帶188.48畝,建設小微公園4處10.17畝,完成村旁、水旁、路旁、宅旁等“四旁”綠化67萬株;清理農村生活垃圾4142噸、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産廢棄物2140噸;拆除殘垣斷壁3804處,路面養護85處,庭院環境整治1599處。

  日前,渭源縣村道276線張家灣至渭河源景區旅游公路被交通運輸部評為2024年全國“我家門口那條路——最具人氣的路”。

  富民産業穩“根子”

  産業振興是和美鄉村發展的關鍵,和美鄉村的創建也為新型産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走進會川鎮羅家磨村寫生基地,寫生器材一應俱全,田園風光美不勝收,吸引了各地藝術愛好者前來寫生、攝影創作。

  “今年前來寫生和旅游打卡的人明顯增加,寫生基地不僅展現了渭源文化旅游特色,而且吸納了附近村民就近務工,為當地農特産品銷售打開了新渠道。”基地負責人姚龍介紹。

  渭源縣通過持續培育壯大鄉村旅游、鮮切花、種植養殖等特色産業,進一步健全村域主導産業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戶增産增收,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推和美鄉村建設提質增效。

  侯家寺村依託南谷新村3A級景區和南谷玫瑰園,發展壯大玫瑰鮮切花産業,發展民宿2家、農家樂6家;秋池灣村發展“漾水茗秋”金絲皇菊種植、生産、加工、銷售全産業鏈條,種植金絲皇菊200畝以上;楊川村依託高原夏菜産業,提升改造塑料大棚50座、暖棚4座,建成高原夏菜産業基地700畝……一項項富民産業已然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文明鄉風實“裏子”

  日前,走進新寨鎮姚集村黨群服務中心,一場特別的會議正在會議室內進行——全村“道德銀行”評議會,對和美鄉村建設中表現突出的村民進行評議賦分,並通過“道德銀行”兌換獎品。

  “參與植樹、環境整治、維修道路都可以得到相應積分,婆媳關係好、孝老愛親的同樣可以積分,我們已為59戶農戶積分355分,兌換獎品102件。”新寨鎮姚集村黨支部書記王華強説,通過“道德銀行”的激勵,激發了群眾參與村級事業的積極性,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成效。

  和美鄉村建設既要抓“面子”,更需實“裏子”。渭源縣綜合運用黨建引領下的“五治融合”治理手段,創新實施“道德銀行”建設,通過“以行為換積分,以積分換獎品、以積分享優惠”的信用積分體系,引導村民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要參與者、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推動鄉村治理實現科學化。

  截至目前,渭源縣218個行政村兌換積分38123分、兌換獎品價值56237元。新時代文明新風蔚然成風,和美鄉村實現“外在美”與“內在美”雙提質。(馬富平)

【糾錯】 責任編輯: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