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菌菇撐開“致富傘” 産業發展正興旺——甘肅省河西地區食用菌産業發展見聞
菌菇飄香,帶富一方。
行走在河西大地,處處涌動着産業發展熱潮。曾經的戈壁灘,如今“長出”了全年産菇的“蘑菇工廠”,昔日的荒灘地,現在整齊排列着數千座現代化食用菌種植大棚……食用菌産業托起了當地發展的“綠色希望”和助農增收的“富民夢想”。
工廠化種菌 “質”與“量”齊飛
走進位於張掖市經開區巴吉灘農業産業園的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空氣中飄散着菌菇特有的清香,熱火朝天的菌菇工廠化生産場景映入眼簾:
養菌車間內,菌種在數以萬計的小瓶子裏安逸生長;裝瓶車間內,一筐筐填滿壓實的菌種瓶正搭乘傳送帶不斷前移;出菇車間和包裝車間內,縱橫錯落的自動化傳輸帶在各個廠房間連續作業,繁忙而有序地將生長出菌菇的培養瓶流轉到下一道工序,供工人採摘、分揀……在這裡,種蘑菇就像在工廠裏生産零部件一樣。
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食用菌研發、生産、加工、銷售的企業,也是河西走廊唯一一家以瓶栽食用菌為主的生産廠家。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1.28億元、利潤1508萬元,獲得甘肅省農業産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榮譽,産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
“瓶栽具有機械化程度高、生産均一性好的優勢,也節省了人工成本。”該公司技術總監廖國欽介紹,公司創新集成菌菇工廠化栽培技術,打造出了365天不間斷生産菌菇的工廠,突破了時間和土地的制約,可日産海鮮菇、鹿茸菇、扁麻菇、蟹味菇等各類食用菌鮮品40噸。
“蘑菇工廠”何以落地張掖?
廖國欽解釋,張掖氣溫適宜、病蟲害少、果木和玉米芯等培養基原料豐富,還坐擁祁連山菌物種質資源寶庫,有利於菌類新品種的研發,“這讓我們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地域特色的食用菌産業道路”。
菌種作為食用菌産業的“芯片”,是産業發展的“牛鼻子”。近期,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與河西學院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合作,成功“馴化”祁連山脈特有的優勢菌種扁麻菇,並實現了工廠化批量生産,讓這種原本只在野外生長的稀有食用菌,變成了一年四季都能生長的尋常美食。
“我們的研發團隊將野生扁麻菇菌種從野外‘搬’到實驗室培育花了近16年時間,又經過4年的探索,才從實驗室成功走向工廠化生産線。”談及扁麻菇的研發和“馴化”過程,廖國欽道出了背後的艱辛和喜悅,“一開始,我們不知道扁麻菇的習性,不了解它喜歡什麼樣的溫度和光照,常遇到被感染、停止發育、單産不高等各種問題,如今,我們逐一了解了該菌種的營養需求、特性、喜好等問題。”
扁麻菇實現規模化、工廠化生産,為甘肅省食用菌産業增添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本地化品種,對甘肅省食用菌産業提高産品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目前,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正通過技術開發推進食用菌産業由傳統種植業向精深加工業發展,産品從傳統食材向功效食品、養生保健品、治療藥品方向轉型升級,形成了特色産業鏈。
“我們針對不同地域和市場特點,採用市場多邊化和商品多元化銷售策略,幹鮮並進,形成了鮮品面向西北五省區,幹品覆蓋全國的銷售布局。”廖國欽介紹,扁麻菇主要銷往張掖、酒泉、武威、重慶、長沙等地,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鹿茸菇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個月以後。
據了解,企業以規模化發展做強菌菇産業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帶動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的模式。近期,企業與當地龍渠鄉合作,開展移動出菇方艙試點工作。就是企業為鄉鎮農戶提供菌棒和出菇方艙,農戶農閒時間在家種菇,菌菇成熟後,企業上門收菇,以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種下“小菌菇” 鋪就致富路
來到廣袤的松山灘,放眼望去,數千座現代化黑色溫室大棚鱗次櫛比,蔚為壯觀,這裡便是天祝縣松山鎮德吉新村食用菌種植基地,菇農們正忙着進行菌棒上架,為今年菌菇豐産增收作準備。
不遠處,秀傑村村民郭斌川在自家大棚裏悉心管護菌棒。
“我以前一直在外地建築工地打零工,收入不高,離家也遠。聽到家鄉大力宣傳食用菌種植産業,去年便返鄉承包了5個大棚種植食用菌,1個大棚純收入3萬多元,每個大棚還額外享受了政府1萬多元的補貼。”談起自己去年的收成,郭斌川喜笑顏開。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也能照顧到老人小孩,還有好政策支持,比去外邊打工強多了。”對於食用菌種植,郭斌川信心滿滿。他告訴記者,打算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承包6個大棚種植菌菇。
“氣候冷涼、病蟲害少、水源為冰雪融水、農業生産病原菌少……”天祝縣政府副縣長白玉林介紹,天祝縣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是國內生産中低溫型食用菌産品的理想種植地,適合香菇、滑子菇、羊肚菌、金耳等中低溫型食用菌種植。同時,天祝縣食用菌與中南部地區食用菌形成産出時間差,可填補南方市場季節性空白,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錯峰頭”優勢,在市場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力。
“我們投資了4.43億元,在松山鎮德吉新村建成食用菌種植示範基地,集中新建了400平方米鋼架食用菌棚3000座,重點培育發展9類食用菌,並通過研發香菇罐頭、黑木耳加工,不斷延伸産業鏈,力爭把我縣打造成西北最大的食用菌生産、加工和銷售基地。”天祝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俞樹軍信心滿滿地説。
據介紹,食用菌産業是天祝縣大力培育的4個10億級産業之一。近年來,當地通過引進龍頭企業規劃建設了6個食用菌産業園,成立了食用菌研究院,全縣現有食用菌棚6684座。2023年,袋栽8000萬袋,産值達7.5億元。2024年,全縣計劃袋栽食用菌9000萬袋,預計産值達8.39億元。
同時,當地採用“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多种經營方式,在基地的示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食用菌種植隊伍中來,小小食用菌成了當地村民致富的大産業,成了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