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小小人參果 致富大産業-新華網

民勤:小小人參果 致富大産業

2024-01-19 11:36:25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民勤:小小人參果 致富大産業

  民勤縣人參果脫毒育苗中心。

  農技人員指導村民打理人參果。

  近年來,民勤縣立足資源稟賦,按照“産業園區化、標準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思路,做足“土特産”文章,通過強化示範引領、科技支撐、龍頭帶動,推動人參果産業全鏈條升級,實現了農民增收、産品增值、産業增效。

  特色産業成“金飯碗”

  寒冬臘月,走進民勤縣東壩鎮東一村人參果産業園,日光溫室裏暖意融融,一個個色澤誘人、個頭飽滿的人參果挂滿枝頭,散發出清新果香。60歲的種植戶雷尚清和家人正忙着採摘、裝筐,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2023年是我種植人參果的第5個年頭,這棚人參果長勢好,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預計頭茬能賣5萬多元。”雷尚清笑着説。

  在東一村,像雷尚清一樣靠種植人參果吃上“産業飯”、走上致富路的村民不在少數。

  “過去,我們村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經濟來源單一、收入低,是東壩鎮名副其實的産業‘空白村’。”東一村黨支部書記黃朝偉説,2019年,村裏搶抓政策機遇,大力發展溫室人參果特色産業。經過多年探索和發展,成立了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東壩鎮人參果産業園基地分揀包裝中心,人參果年産值達260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

  2022年,東一村被武威市委組織部評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樣板村”;2023年,東一村人參果産業入選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不只是東一村。目前,東壩鎮建成東一、拐灣2個千畝人參果基地,輻射帶動中岔、東二、裕民等村累計發展日光溫室人參果1606座,總面積達到5000多畝,年産值達到1.3億元以上。

  科技育苗改良品種

  近日在民勤縣脫毒育苗中心,2條無菌組培生産線正在有序作業,工作人員將選育的人參果植株通過莖尖脫毒、組織培養、移植馴化、工廠繁育技術,生産出人參果脫毒種苗。不遠處的28座苗馴化智能溫室內,一株株幼苗茁壯成長,充滿生機與希望。

  作為民勤縣富民産業,溫室人參果種苗退化、種源混雜、品質下降、産量走弱等問題一度困擾着當地果農。近年來,民勤縣瞄準農業“芯片”,投入科研力量,組建民勤縣人參果脫毒育苗中心,全程追溯産品質量安全,改良現有人參果品種,延長人參果種植周期,實現多品種人參果全年期生産銷售,推動人參果産業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民勤縣人參果脫毒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達到2000萬株,不僅滿足本縣及周邊市縣2023年8月至10月脫毒種苗的需求,還銷往新疆、青海等地。”民勤縣脫毒育苗中心負責人詹全民介紹。

  目前,民勤縣日光溫室人參果種植5300座,面積2.1萬畝,産量10.5萬噸,産值達7.3億元,經濟效益顯著。

  培育壯大産業鏈條

  “我們生産的第一批人參果汁已經投放市場,主要銷往蘭州、武威、金昌等地。”民勤縣碩果豐農業生態發展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愛祖&&,合作社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持續擴大生産,拓寬銷售渠道,提高産品知名度。

  民勤縣用工業思維謀劃農業,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培育壯大人參果産業鏈。2023年,實施品牌提升“五個一”工程,推行賦碼監管,建立産品溯源機制。依託專業合作社,研發人參果果汁,現第一批産品生産已投入市場。

  鄉村振興,關鍵是産業振興。近年來,民勤縣聚焦做好“土特産”這篇大文章,不斷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務體系、夯實科技支撐,通過強龍頭、補鏈條、樹品牌,延伸人參果産業鏈條,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目前,民勤縣形成了以東壩鎮為主産區,雙茨科鎮、大壩鎮為次産區的“一核兩園”發展格局,輻射帶動重興、蘇武、薛百等鎮累計發展日光溫室人參果5300座、2.1萬畝。人參果已成為民勤縣日光溫室生産的主導品種和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李祿文 張小芳)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