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態添綠 産業生金——莊浪縣經濟高質量發展見聞
每年秋季,是莊浪梯田最美的季節。站在山頂俯瞰,層層疊疊的梯田依山而建,宛若壯麗的“大地年輪”,壯觀至極。
近日,平涼市“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莊浪縣,解鎖生態梯田綠色發展的密碼。
走進莊浪縣水洛鎮吊溝村梯田生態産業開發示範點,漫山遍野的有機梯田蘋果園赫然入目,沉甸甸的蘋果挂滿枝頭,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眼前這片果園,是2018年開始栽植的矮化密植果園,窄株寬行,便於機械耕作。通過數字化管理&&,對土壤、水分、濕度進行全過程跟蹤監測和對比分析,並搭建防爆網棚,推廣殺蟲燈、粘蟲板、以蟲治蟲技術,推動蘋果産業向綠色、有機方向發展。”莊浪縣水洛鎮黨委書記姚思俊説。
除了種植3000畝梯田蘋果,吊溝村圍繞産業發展,建成平涼紅牛養殖小區2處、生豬養殖小區4處,配套産業路網23公里,形成果、畜、肥循環利用模式。如今的吊溝村,村民生活更富足,人均年收入一萬多元。
在莊浪,大面積的蘋果樹栽植,不僅提高了森林覆蓋率,對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為當地特色産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莊浪縣蘋果面積65萬畝,挂果園面積46萬畝,蘋果總産量達61.8萬噸,培育鏈主企業15家,全産業鏈産值達37億元以上。
在莊浪廣袤的梯田上,不僅有蘋果這個“搖錢樹”,還有致富“金蛋蛋”——馬鈴薯。
走進位於莊浪縣水洛鎮李碾村的馬鈴薯原原種科研繁育基地,生長架上的薯苗鬱鬱蔥蔥,長勢茂盛。基地的建成使得莊浪縣實現了馬鈴薯原原種生産智能化、標準化、綠色化和工業化。
“為提升馬鈴薯育種能力,2016年引進國內先進的脫毒馬鈴薯原原種‘霧培法’生産技術,利用該技術,可突破時間、地域局限全年生産,大大提高育種能力,原原種單株生産能力由一兩粒提高到四五十粒以上。同時解決了原原種生産周期長、效率低、土傳病害等問題,年可擴繁脫毒瓶苗800萬株,生産原原種2400萬粒。”基地負責人馬強強介紹。
揭開生長架下遮擋的圍布,只見薯粒結在懸空的根須上,沐浴着噴灑而來的水霧。“這些水霧是種薯生長所需的營養液。”馬強強説。
莊浪縣是全省脫毒種薯繁育強縣,縣內關山高寒陰濕區是繁育馬鈴薯脫毒種薯的優勢産區。
據了解,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莊浪縣啟動實施馬鈴薯育種工程,先後自主選育“莊薯3號”等馬鈴薯新品種7個。其中“莊薯3號”享譽全國,累計在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山西、新疆等地推廣面積9000萬畝,年均銷售脫毒種薯6萬噸,畝均收益1500元以上,有效帶動農民增收、企業增值。
近年來,莊浪縣依託百萬畝梯田和先進脫毒種薯培育技術的資源優勢,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6萬畝以上,脫毒種薯基地面積達到5萬畝,以隴源薯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發展馬鈴薯經銷組織180多個,建成貯藏庫922座,貯藏能力達到6萬噸。
同時,當地培育創建莊浪宏達、甘肅鑫喜2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年可加工鮮薯40萬噸,生産澱粉6.5萬噸,馬鈴薯製品8000噸,年銷售額達到1.2億元,形成了集繁育、生産、收購、貯藏、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産業體系。
今年以來,莊浪縣集中力量抓産業、抓項目、抓招商,全力以赴強基礎、保穩定、促增長,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提質、量質齊升。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1%,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資産投資、二産增加值等11項經濟指標增速均排在平涼市前列。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