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 綠色低碳——甘肅省推動交通事業綠色發展綜述-新華網

生態優先 綠色低碳——甘肅省推動交通事業綠色發展綜述

2023-08-29 08:59:52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生態優先 綠色低碳——甘肅省推動交通事業綠色發展綜述

  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近年來,甘肅交通運輸行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交通領域生態環境保護,着力將生態優先、綠色低碳貫穿於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過程,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推動公路建設轉型升級,全省交通事業發展的綠色底色越來越濃。

  實現綠色施工

  S44康縣至略陽高速公路是《甘肅省省道網規劃(2013年-2030年)》中省級高速公路18條聯絡線之一。建成後,將有效提升隴南承東啟西、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能力,改善康縣交通運輸條件,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康縣,氣候濕潤、景色宜人,森林覆蓋率達67.37%。如何在建設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成為康略高速公路項目的建設者所重點考慮的問題。

  康縣境內山大溝深,康略高速公路橋隧比例達73%。為減少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康略高速的建設者採取“一洞一方案”的措施,組織專業人員對隧道進洞方案進行優化,全線8座隧道30個洞口基本實現了“零開挖”進洞,洞頂和邊坡植物幾乎沒有受到破壞,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我們還對隧道掘進過程中産生的洞渣進行了生態化處理。達到強度要求的洞渣,經過加工後提供給附近有關單位使用,其他符合要求的洞渣用在了施工區域軟基換填上,實現了施工效益和環保效益雙贏。”康略高速項目分公司工程技術部部長楊濤介紹。

  在康略高速公路建設現場,類似的環保舉措還有很多。

  為盡可能減少項目建設中搭建的臨時建築影響環境,各參建單位“以租代建”,積極利用項目沿線現有房屋和服務區、收費站、立交區等設施和區域,設置生活區、辦公區、加工生産區等;

  強化施工揚塵管控,在施工區域設置了霧炮機、灑水車、電子除塵設備裝置、粉塵監測儀;

  防止樁基施工中産生的泥漿污染環境,參建單位將泥漿存入專用的泥漿箱,在施工結束後把泥漿統一外運至棄渣場;

  ……

  建一條公路,護一方生態。康略高速公路的建設只是甘肅公路項目建設不斷趨向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甘肅交通運輸部門先後制定了《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實施辦法》《關於加快推進祁連山區域公路綠色發展的意見》《關於推動黃河流域交通運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不斷細化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健全行業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省公路項目“綠色”建設、“綠色”施工的主色調變得越來越濃。

  推動節能降碳

  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8513平涼至綿陽段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蘭海高速、綿九高速對接,主線全長100.14公里。它的建設,對促進陜甘川經濟文化交流,推動地區旅游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武九高速公路也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綠色公路。今年7月,這條高速公路被中國公路學會授予“最美綠色高速”稱號。這也是繼“浙江千黃高速”“廣東雲茂高速”後,中國公路學會命名的全國第三條“最美綠色高速”。

  武九高速公路的“綠”,不僅是在建設全過程貫徹了綠色施工的理念,也體現在這條高速公路上應用了一大批環保設施和設備——

  全線25座隧道全部配置了隧道LED照明無極調光控制系統,實現了按需照明,將照明能耗降到了最低;

  上宗家壩2號白龍江大橋採用了智慧型橋面徑流收集系統,當橋面發生危化品泄漏等異常情況時,實現提前預警,自動關閉截水閥,防止危化品泄漏入河道;

  在臨江服務區建成光儲充智能微網系統,實現了可再生能源在區域內的循環利用,成為甘肅首個低碳服務區。

  ……

  一個個節能環保設施的建設使用,不但加深了武九高速公路的綠色底色,也折射出甘肅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從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到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船應用;從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到加大節能降碳宣傳力度,全省交通運輸節能降碳不斷取得新進展。

  甘肅交通運輸部門印發了《甘肅省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案》,持續推進公路沿線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至2023年底,將實現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普通國省幹線服務區全覆蓋。同時,不斷加大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力度,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車全部為新能源車,2022年全省10766輛公交車中,新能源車輛佔比達到64%。

  加快循環利用

  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甘肅交通運輸行業還着力提升公路建設領域的廢棄物循環利用率。

  在嘉峪關,嘉峪關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聯合酒鋼集團及省公交建集團,聯合開展“鋼渣瀝青混合料在公路養護中的研究及應用”科研攻關,成功將煉鋼過程中産生的工業固體廢棄物鋼渣代替碎石,累計鋪築鋼渣瀝青路面近100公里,利用鋼渣3萬餘噸。經後期觀察和測算,鋼渣路面抗滑衰減速率是普通路面的50%,降低工程造價3%左右,環保和經濟效益顯著。

  油頁巖在乾餾煉油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油頁巖半焦。通過系統研究,甘肅省探索出了實現利用油頁巖半焦基多元礦物膠凝材料加固黃土技術,並成功在國道312線傅家窯至苦水公路建設上進行了試點應用,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

  道路基層用固廢基膠凝材料是一項依託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甘肅省綠色智慧公路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形成的科技成果。該膠凝材料由水泥、高爐水渣粉、粉煤灰、磷石膏和外加劑幹混而成,固廢材料佔比超過了80%,目前已在G331線大霍路、G569民武路等公路項目上成功應用。

  ……

  在公路養護領域,甘肅省也堅持生態優先,不斷向綠色低碳、循環應用方向發展。

  從研發利用瀝青混合料邊角料的瀝青混合料熱再生箱,到積極推廣應用路面銑刨料循環利用技術;從探索廢舊輪胎在橋梁墩柱防撞防沖刷中的應用,到開工建設年處理2萬噸廢橡膠含廢輪胎綠色循環利用項目,全省公路養護領域廢棄物循環利用變得越來越廣泛。

  據統計,圍繞“雙碳”行動,甘肅省逐步建立起了從設計、施工、檢測、驗收等全過程的綠色低碳公路養護體系。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廢舊路面材料回收率已分別達到100%、98%以上,循環利用率分別達到95%、80%以上。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 健 通訊員 陳正基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