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溫泉鎮“黑手指”葡萄種植大戶呂偉承包的土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定位測量、打孔埋樁、組裝棚架、焊接加固,工人們協作配合,正在緊張趕工。
“我這個棚到11月初,應該就可以投入使用了。”看著眼前馬上建成的14個大棚,呂偉開心地笑了。可就在兩天前,他還在為資金不足而發愁夜不能寐。
去年,“黑手指”葡萄的市場行情很不錯,呂偉家14個大棚的年産值達到50萬元,這也讓他有了擴大種植規模的想法。今年4月,呂偉承包100畝新地,工人平整土地後就進入到建棚環節。
“手頭資金不夠,還差30萬元。沒有能夠抵押的東西,我這身邊都是做生意的也不符合擔保條件,我也想貸款就是貸不下來。”呂偉心急如焚。
正在他一籌莫展之際,10月29日,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走訪西峰區溫泉鎮,了解到呂偉的需求後向其推薦了“信用村貸款”。
“‘信用村貸款’是郵儲銀行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面對農業經營主體的一種信用類型的貸款,通過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戶的種植養殖和其他生産經營需求,為農戶增收致富搭建金融橋梁。”該行工作人員介紹到。
呂偉現場提交貸款資料,工作人員馬上在iPad中錄入他的相關信息,因呂偉信用好,系統初步就測出30萬元的信用貸款額度,當日下午,呂偉便收到了30萬元的貸款到賬短信。
“之前我辦貸款時要準備各種材料,手續繁瑣,流程慢,現在郵儲銀行直接是掃碼填寫,現場提交審核,當天就到賬。真是解決了我的大難題。”呂偉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挑揀優質火龍果、購買包裝紙箱、聘請工人整裝……這些天,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趙子龍格外的忙碌。
“採購紙箱的資金有了,現在收購火龍果的費用還差一些。”10月30日,趙子龍向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提出貸款申請,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向其推薦了“個人産業鏈貸款”。趙子龍現場在郵儲銀行手機銀行APP上填寫貸款資料,不到半小時,趙子龍就收到了20萬元的貸款資金。
“有了郵儲銀行的資金支持,火龍果收購就有了保障,今年雨水多火龍果長勢很好,我要甩開膀子大幹一場。”趙子龍説。
嘗到“個人産業鏈貸款”的甜頭,10月30日下午,趙子龍帶着同鎮的收購火龍果的王湘找到郵儲銀行的客戶經理,同樣也申請了20萬元的貸款資金,用於收購發貨。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近年來,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因地制宜,因産業施策,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配備了專屬的客戶經理,對種植産業農戶進行“一對一”式的直接授信,提升貸款發放效率,有效滿足不同客戶的各類融資需求。同時,該行提供差異化“一站式”金融服務,按照手續從簡、投放從快的要求,不斷簡化農戶辦貸流程,貸前調查時一次性告知客戶應提供的資料,實現讓客戶“最多只跑一次”,保證在客戶提供資料齊全的前提下,貸款當天申報當天審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0月30日,該行深耕涉農種植領域,發放涉農貸款超4.6億元,以實際行動托起農戶“致富夢”。(魯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