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旅游旺季,為切實保障旅游景區食品安全,切實提升游客食品安全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蘭州新區市場監管系統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着力排查風險隱患,提升景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水平,全力保障游客“舌尖上的安全”。
堅持提前謀劃、及早部署。在旅游旺季來臨之前,全面摸清轄區旅游景點及周邊餐飲服務經營主體底數,建立工作&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堅持上下聯動,全面排查中川小鎮、西部恐龍園、史喇口鄉村旅游、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等旅游景點餐飲服務經營主體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截至目前,檢查旅游景區內及周邊餐飲服務經營主體247家次,發現索證索票不全、清洗消毒不規範、散裝調味品無標識等食品安全隱患100余條,現場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38份。
堅持統籌兼顧、抓主抓重。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將旅游景點內及周邊農家樂經營主體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對31家農家樂建立完善“一戶一檔”,主動協調住建、商旅、消防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以房屋安全、消防安全、燃氣安全、食品安全等為重點,開展全覆蓋聯合監督執法,對檢查發現的燃氣管道安全隱患、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滅火器過期等40余條問題隱患,現場反饋並提出整改意見,同時建立整改&賬督促逐項整改銷號。
堅持特色監管、管服並重。持續開展食品生産企業體系檢查,依託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專家庫,邀請省食品檢驗研究院專家對2家牛肉麵、1家玫瑰餅特色食品生産企業開展“全面體檢”。重點從生産環境條件、生産過程控制、主體責任落實、人員健康管理、“隴上食安”平台應用等方面開展監督檢查,以查代訓、以查促管,在提升基層監管人員業務能力的同時,推動提升企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問題處置閉環銷號機制,責令整改問題隱患34條,進一步強化問題整改閉環管理,確保各項問題100%整改到位。
堅持“循環體檢”、根治頑疾。堅持上下聯動、協同配合,組織監管人員對機場周邊食品銷售、餐飲服務單位進行不間斷“體檢”,定期回頭看“復診”,深入查找存在的風險隱患,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整體水平,持續凈化機場周邊食品安全消費環境。截止目前,檢查食品銷售、餐飲服務單位84家次,發現未按要求貯存食品、一次性餐具索證索票不全、廢棄物處置不規範等問題隱患30余條,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17份。
堅持協同創新、服務發展。以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為契機,強化事前服務,推動審批服務關口前移,在夜市現場設立流動審批服務窗口,組織工作人員現場對符合食品小攤點登記條件的經營者提供小攤點登記卡網上受理服務,現場核發小攤點登記卡31張。協調夜市管理方在攤域集中區設立食品安全監督&,現場受理群眾投訴舉報23起,辦結率100%。同時,建立監管人員定期檢查、夜市管理方日常巡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助力夜市經濟健康發展。
堅持監檢結合、提升效能。聯合三方檢測機構開展“你點我檢”進景區系列活動,邀請游客全程觀摩抽檢過程,發放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手冊,並答疑解惑,全面提升社會各界對“你點我檢”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現場邀請游客參與抽樣25批次,徵集調查問卷80余份,進一步拓寬群眾參與渠道,有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以食品抽檢“小窗口”促進食品安全“大監管”。
堅持消費維權、服務為民。率先在全省建立消費領域公益訴訟賠償金管理制度,協調新區法院成立“蘭州新區消費糾紛訴前調解中心”,充分發揮“12315”“12345”職能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提升問題處理質效。今年以來,受理旅游景區食品安全相關投訴26起,第一時間開展現場核查,精準有效處置,均在規定時限內辦結並反饋當事人,切實解決消費者合理訴求,確保其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堅持宣傳引導、營造氛圍。制定印發《蘭州新區持續推進“文明餐桌”行動工作的通知》,持續深化旅游業“文明餐桌”行動,推動餐飲節約常態化。堅持“監管+宣傳”,寓宣傳於日常監管中,深入各旅游景觀開展制止浪費宣傳,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張貼“文明用餐”“反對浪費”等標語,擺放“節約糧食、不剩飯菜”提示牌,推行N-1點餐模式,推出“小份菜、半份餐”服務。截止目前,發放各類宣傳海報1000余份,《反食品浪費法》宣傳小冊300余份,切實推動旅游景區形成“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蘭州新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加強旅游景區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全面落實駐點監管、動態監管、市場巡查“三結合”工作措施,深入細緻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及時有效處理群眾投訴舉報,強化輿情事件應急處置,不斷提升旅游景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