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3 11-01 18:05:11 來源: 甘肅日報

武威:讓遙感成為生態監測的“眼睛”

2023-11-01 18:05:11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隨着遙感技術的發展,環境衛星遙感技術已深度參與到生態環境監測監管工作中。

    武威市氣象局是全國第一個成立市級衛星遙感與生態氣象中心的氣象部門。近年來,武威市遙感與生態氣象中心依託武威國家氣候觀象&、武威荒漠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站等氣象單位,圍繞石羊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祁連山生態環境整治恢復開展了全方位生態監測、生態系統演變評估和生態建設決策等氣象服務工作,建立起以衛星遙感為主,地面觀測為輔的生態氣象服務業務體系,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市級遙感服務模式,讓遙感成為生態監測的“眼睛”。

    在武威市遙感與生態氣象中心監控室的大屏幕上,山區積雪、水域污染、植被覆蓋等生態要素情況正在實時展示。一旦生態要素出現破壞性變化,遙感監測將立刻報警,精準鎖定證據。

    “遙感技術是從遠距離感知目標反射或自身輻射的電磁波、可見光、紅外線,對目標進行探測和識別的技術。通過對不同波段組合計算,從而識別出積雪、水體、植被等要素,最終對生態環境質量開展綜合評價。”中國氣象局武威荒漠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站副站長任麗雯介紹。

    武威衛星遙感與生態氣象中心通過實時接收、處理衛星遙感資料,監測石羊河流域和祁連山區植被狀況、積雪、沙化面積、土壤濕度、農作物長勢、乾旱和草原森林火災等,建立起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高空和地面觀測相結合的“星空地”一體化生態氣象監測體系。同時,堅持每月開展一次水環境監測,每季度製作一次生態公報、每年製作一次生態監測公報評價,不定期開展民勤縣青土湖、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等典型生態功能區相關生態氣象服務和評價。

    武威市氣象局還通過市縣級衛星遙感綜合應用能力建設項目,完善和優化生態氣象監測網絡,滿足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和石羊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服務需求。

    “通過市縣級衛星遙感綜合應用能力建設項目的建設,越來越多的氣象工作人員可以接收應用衛星遙感資料,實現了對流域生態環境的全方位、高精度、一體化、多頻次的‘天地一體化’監測布局。”蘭州區域氣候中心副主任方鋒説,通過完善生態氣象服務的業務流程、內容,進一步提升生態氣象服務能力。(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於曉明 海曉寧 通訊員 於仕琪)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