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3 06-05 16:30:52 來源: 甘肅稅務

甘肅平涼:稅力托舉鄉村“穩穩的幸福”

2023-06-05 16:30:52     來源: 甘肅稅務
字體:
分享到:

    一座座新修的小康屋、一排排整齊的現代農業大棚、一個個富有特色的文化廣場……無不為新時代鄉村的幸福生活寫上了注腳。近年來,平涼市稅務部門依托幫産業、幫企業、幫農戶的“三幫”機制,堅持“隴稅雷鋒”做在前、駐村幹部撲下身、稅務幹部獻群智,服務于鄉村産業振興、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文化風俗革新,以稅務之力托舉鄉村“穩穩的幸福”。

圖片 1

稅力助力靜寧蘋果産業發展

    雷鋒幫辦 孵化園帶來“新出路”

    走進平涼市崇信縣木林鄉,夏日風光秀麗,草木青翠欲滴,沿著蜿蜒的柏油馬路,就能看到農民創業孵化園。孵化園實行“企業+村集體+農戶”等運作模式,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目前已有電子元器件加工、手工挂面、肚包肉加工等多家企業相繼簽約入駐,木林鄉不僅有了富民産業,村民更是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的夢想。

    甘肅汭垣香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轉娥看好手工挂面加工,準備入駐農民創業孵化園,正抓緊時間購入生産線投入生産。但是隨著生産設備逐步購置齊全,設備購置怎麼記賬、農産品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又讓李轉娥犯起了難。得知這一情況,崇信縣稅務局“隴稅雷鋒”幫辦團隊及時介入,集中梳理稅收惠農政策“大禮包”,從享受政策、規避風險到賬務處理、發票開具等方面,事無巨細地為企業答疑解惑。“以前都不知道國家有這麼好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援,聽了講解後,我們的發展底氣更足了。”聽完稅務幹部的講解,李轉娥臉上露出了笑容。甘肅超吉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也是入駐創業園的企業之一,主要從事農副産品加工。崇信縣稅務局“隴稅雷鋒”服務隊通過稅收大數據篩選,發現該企業可以享受新購進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扣除、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Q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優惠政策,便主動送政策到府,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精細化政策輔導,讓稅惠紅利從“紙上”快速直達納稅人“賬上”,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感謝崇信縣稅務部門第一時間給我們提供政策宣傳解讀和辦稅操作輔導,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政策紅利,為企業擴産增效、拓展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援。”甘肅超吉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路文剛稱讚道。

    近年來,平涼市稅務部門充分發揮“隴稅雷鋒”全員幫辦作用,主動對接農民創業基地、農民創業産業孵化園,聚焦農企農戶涉稅需求,為鄉村振興注入“稅力量”。

    稅惠助力 增收有了“新産業”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平涼市稅務部門深入落實落細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把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服務農民增收致富,持續推動鄉村産業發展,激發鄉村創業就業活力。

    在華亭溫華生態休閒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果蔬大棚,負責人曾國度正在仔細地查看草莓生長情況。“溫棚擴建和改造後,草莓的口感更好了!”曾國度臉上洋溢著笑容。“依托‘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果蔬種植面積穩步擴大,産業鏈條發展迅速,預計戶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農民有了致富的‘新路子’,這離不開稅費優惠政策的大力支援,農産品免征增值稅等一係列涉農稅收優惠政策,為我們購置農資、設備升級提供了保障,生産負擔減輕了,增收致富的步子也越走越穩了!”春夏正是果蔬採摘的好時節,借著稅收宣傳月的“春風”,華亭市稅務局專門成立了支援鄉村振興稅收優惠政策服務團,下沉農業企業,送上“量身定制”的稅費優惠政策圖解、電子稅務局操作指引,幫助各類涉農企業梳理出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精細解讀、精準輔導,通過網格化動態管理機制,確保企業應享盡享政策紅利。甘肅百富草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是莊浪縣一家中藥材深加工龍頭企業,近年來該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累計發展大黃、獨活種植基地500余畝,帶動60余戶農戶參與種植。“在稅務幹部的輔導下,我也成半個稅務專家了。”該公司負責人蘇榮弟説,“我們公司不僅種植藥材,還進行藥材深加工,稅務部門及時為我們農産品發票開具業務,還給我們梳理了優惠政策,2023年剛一開年我們就享受各項稅費減免3萬元。”中藥材種植鋪就了當地農民增收的致富路,這背後離不開稅務力量的精準幫扶。莊浪縣稅務局在加強內部溝通協調、全面了解縣域內中藥材收購企業經營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全縣中藥材産業發展狀況,對重點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調研走訪,建立涉農企業臺賬,掌握涉農企業的稅收服務需求,個性化制定宣傳輔導措施,做到一企一策、一戶一策。

    在平涼市靜寧縣雙峴鎮頁溝村,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得這裏成為“中國蘋果之鄉”。頁溝村4110畝的果園均為優質果品産地,但受限于交通等區位因素影響,再加上果農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所以在辦稅服務廳和手機自助代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

    “‘送票到府’對我們果農來説真是太實惠、太便捷了,我們進城一趟不容易,小學文化程度的我對智能辦稅更是操作起來有難度。現在好了,有了你們的貼心服務,賣完蘋果就能拿到代開發票,拿了票就能立馬結賬,全家人明年的花銷也有著落啦!”雙峴鎮頁溝村果農李國強説道。

    靜寧縣稅務局圍繞“稅務藍+紅果果”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隴稅雷鋒”先鋒堡壘作用,成立“助農開票小分隊”赴頁溝蘋果産區,輔導果農通過甘肅省電子稅務局自然人手機申請代開免稅農産品發票,得到了廣大果農的稱讚。

    用心幫扶 稅力帶來“新希望”

    “蓋牛棚不怕累,進牛棚不怕臭,踩牛屎不怕臟,這樣的幫扶幹部才是我們的知心人。”靜寧縣頁溝村養殖戶李貴陽説,“在養殖初期,我們不太了解政策,稅務局幫扶幹部給我們每個養殖戶講解了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相關政策,我們從摸著石頭過河變成了‘明眼人’,這要感謝稅務局的工作人員。”

    近年來,平涼市稅務部門傾力投入鄉村振興,全市選派駐村幫扶人員23人,累計投入資金70余萬元,確保幫扶工作力度不減、決心不變、方向不偏,更好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為解決村民反映蘋果種植産業發展中冰雹霜凍等“靠天吃飯”難題,堅決防止脫貧戶返貧,靜寧縣稅務局幫扶工作隊通過大量走訪調研,協助村委建立特色養殖産業,以集體養殖輻射帶動家庭養殖,協調該局籌資13萬元,在頁溝村建成養牛棚3間,修建管理人員用房30㎡,增加養牛規模20頭,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通過優先為困難戶提供就業崗位方式,徹底為防止返貧裝上了“保險閥”。在規模養殖的前後階段,靜寧縣稅務局根據養殖戶文化水準差異,制定了不同的政策輔導計劃,讓每一名養殖戶都對政策心知肚明,打消了他們的疑慮,堅定了走勞動致富道路的信心。與此同時,圍繞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平涼市稅務部門組建青年幹部志願服務隊,定期安排志願者全面清理村街道垃圾提升村容村貌,積極參與村委植樹造綠活動,與村民一同刷新鄉村顏值,堅持不懈以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打造天藍、地綠、路暢的美麗鄉村,繪出一幅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鄉村振興“千裏江山圖”。並深入幫扶村開展“支部共建”、政策宣傳、問需問計等活動,讓村民做基層治理的“參與者”,做稅收政策的“明白人”。

圖片 2

靈臺縣稅務局駐村幫扶幹部走訪養牛戶

    在靈臺縣中臺鎮胡家店村,縣稅務局駐村幫扶工作隊與中臺鎮黨委緊盯肉牛養殖産業發展前景,積極引導胡家店村群眾開展規模化養殖,從而實現增收致富。靈臺縣紅發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佔地10多畝,養殖肉牛有50多頭,年出欄肉牛20多頭,是胡家店村經營時間最長、規模較大的肉牛養殖企業。同時在該合作社的帶動下,全村20余戶農戶也發展了養牛相關産業,形成規模的養殖戶共有2家。“我們合作社一路走來,一直有縣稅務局駐村工作隊員的支援和幫助,大到稅收優惠政策的宣傳,小到發票的開具、稅款的申報,縣稅務局駐村隊員都能發揮專業優勢給我們耐心細致地指導講解。有專業團隊給我們撐腰,我對我們合作社的發展充滿信心。”靈臺縣紅發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冠興説道。

    為推動當地養殖業的發展,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助力企業發展,靈臺縣稅務局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聯繫縣局“隴稅雷鋒”團隊,經常性深入企業宣傳養殖業稅惠政策,向養殖企業送上産業振興“金點子”和“稅費紅包”,以稅力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卓子)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