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支持相關企業復工復産,全力保障甘肅省醫療物資足量供應,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開闢環保審批綠色通道,開展環評審批正面清單。
建立“綠色通道” 簡化環評手續
疫情期間,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實行環評審批特事特辦、實行審批“告知承諾制”或先開工後補辦手續等措施,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職能,保障疫情期間企業有效復工復産和轉産。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依照“省級統籌、標準統一、自上而下”原則,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等辦事指南進行修編,統一全省各級業務辦理部門的辦結時限、受理條件、申請材料等要素,規範辦理流程。並持續推進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對環境影響輕微的建設項目,改由企業在項目建成投入生産運營前自行在網上備案,10分鐘即可完成相關操作。
同時,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衞生、物資生産、研究試驗、搶險救災等建設項目實行環評手續特事特辦,建立“綠色通道”,豁免環評手續,實行備案管理。對環境影響總體可控、受疫情影響較大、就業密集型等17大類23小類行業的項目,推行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推行“非接觸式”辦理服務等措施,承諾辦理時限壓縮至法定辦理時限50%以上。
據統計,2020-2021年甘肅省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項目880個,豁免環境影響登記表項目1629個,備案登記項目2800個,共對83個疫情防控類項目採取豁免、告知承諾制、先開工後補辦環評等措施。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共審批環評文件453個,涉及總投資額約為1167億元,完成備案登記表1998個,較去年同期提升4.2%。
深化“放管服” 優化企業服務
為助力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高服務質量。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堅持把加強重大項目環評管理作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主動對接發改等部門,提前介入指導環評開展,建立並動態更新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台賬,加強環評跟蹤服務,督促及早組織開展環評編制工作,保障建設項目盡快落地。並持續推進“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引導産業布局優化,做好建設項目准入環保支撐。
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環評審批簡政放權的同時,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主動加強與市州、省直相關部門和企業溝通&&,採取提前介入、加大對企業幫扶力度等多項舉措,不斷增強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實效。指導各市州靈活運用優勢資源,強化地方環評技術支持服務力量。積極組織技術團隊深入一線,為企業解疑答惑,確保企業復工復産。
助力疫情防控
為保證疫情期間環評審批有序進行,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在線上推行“非接觸式”辦理服務,多措並舉提高辦事效率,做到“不見面審批”,最大限度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不讓項目建設與環評審批因疫情而停擺。
對疫情期間醫療衞生、物資生産、研究試驗等建設項目,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多個項目實現“當日立項,當日備案”。截至目前,共對15個項目開闢“綠色通道”,採取環評審批特事特辦,有效保障項目快速落地。
2020年-2021年,甘肅省範圍內審批的口罩生産項目産能合計約為839萬隻/天、熔噴布生産項目産能為7000噸/年、防護服産能約為2.14萬件/天、疫苗生産項目産能為20億劑/年、各類消毒液生産項目産能合計為74590噸/年、核酸檢測實驗室16個、抗病毒藥生産項目産能為2800噸/年,為保障全省,支持全國打贏疫情殲滅戰發揮出甘肅力量。
下一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加強定期調度,督促各地落實好改革舉措,充分發揮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和正面清單助推復工復産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優化環評審批服務機制,堅持協調、服務、調度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和創新項目提前介入等機制,提高服務質量,以綠色保障為出發點,助力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成健、陳斯文、李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