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管精治 繪就民生幸福畫卷
——今年新區城建交通領域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這是一座正在拔節生長的城市。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城市“骨架”逐步延展、城市功能持續完善、人居環境不斷優化……歷經數年建設發展,蘭州新區這片熱土,用行動刻下了一個國家級新區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全新維度。
今年以來,蘭州新區聚焦城市綠化、訪民問暖等一系列民生實事,強化城市精管精治提升民生幸福指數,推動城市建設與發展不斷邁上新&階。
民生實事暖民心
“感謝‘保交樓’政策讓我提前住上了新房,小區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前不久,龍舟·壹號院業主張先生順利入住新家。在“保交樓”政策的大力推動下,該小區的業主們迎來了房屋交付。
“保交樓”工作,一頭連着百姓福祉,一頭連着城市發展,房子交付的是“民生”,穩定的是“民心”。
為落實國家、省、市關於防範化解房地産風險相關精神,蘭州新區第一時間成立了“保交樓”工作專班,制定項目“一樓一策”實施方案。據了解,蘭州新區17個專項借款項目核定“保交樓”任務20615套,獲批專項借款資金20.74億元。截至目前,17個“保交樓”項目20615套已售住宅已全部交付。
蘭州新區計劃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項目76萬平方米,成立保交房工作專班,13個保交房項目已交付7個、3391套。同時,以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需求為導向,加快建立租購並舉住房制度,全面實施承諾制住房申請,有效增強政策普惠性。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3個、2386套,配租型保障房新增556套,完成租金非稅收繳1452.92萬元。
暖心的實事不止於此。
深入開展“魅力新區品質提升”行動,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管理,實施社區公園、學校周邊綠化改造項目4個,加快實現城市景觀從綠起來向美起來、活起來轉變。深入開展“冬病夏治”,切實化解供熱梗阻,全年排查民生用熱項目78個,投入資金500余萬元,檢修養護供熱管網555.16公里,新建換熱站15座,整改隱患200余項,回訪用戶8300余戶。推行“先用暖後適當延緩交費”“入戶免費清洗濾網”等惠民措施。連續6年提前供熱,居民室溫高於國家標準2℃以上,“溫暖指數”“滿意指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城市更新活力足
推進城市更新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是心繫民生的務實之舉,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所在。
中川園區城中村改造項目,總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共建設6棟住宅樓,配套建設小區內商業、基礎設施、地下車庫等建設內容。“城中村改造項目建成後將為新區居民提供高品質宜居住房,對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蘭州新區城鄉建設和交通管理局相關人士説,蘭州新區謀劃的包括中川園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在內的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部納入“國家盤子”,獲批專項借款16.12億元,其中2024年專項借款額度8.03億元,正陸續發放。
蘭州新區以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全年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債券資金、政策性銀行貸款8.78億元。同時,積極發揮房地産融資協調機製作用,梳理報送兩批“白名單”項目10個,獲得融資授信額度5.6億元,意向授信額度10億元。實施公共停車位特許經營權轉讓,獲得融資4.48億元,樹立了蘭州新區首個特許經營融資項目樣板。
蘭州新區還圍繞礦産園區、化工園區等重點區域,建設完成經二十五路等重點道路,配套給排水、燃氣、供熱管網99公里,全年城市天然氣用氣量預計突破1.8億立方米。
此外,去年蘭州新區新開工綠色建築218.79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築37.81萬平方米,新建綠色建築在新建城鎮建築中佔比達到100%。
城市路網通道再“擴容”。“經過新區城建交通局多方協調,中通道前期通車段項目得以順利推進,預計12月底就能通車。”甘肅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通道項目SG1標項目安全部負責人高正東説,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蘭州新區城建交通局協調化解蘭州新區國企與中通道等項目銜接爭議,確保項目如期通車。
同時,蘭州新區搶抓“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設機遇,全力協調解決中馬鐵路運維費欠付和降低運營成本等問題,確保中馬鐵路正常運營,降低年運維成本800余萬元。(蘭州新區報記者 祁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