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公園屬國家AA級旅游景區,位於蘭州市中心、黃河北岸,屬祁連山東延余脈,山勢起伏、峰巒疊嶂,有“拱抱金城”之雄姿,為蘭州北面的天然屏障。白塔山因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寺始建於元代,是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病故於蘭州的一位西藏著名喇嘛而建造的。明景泰年間,由鎮守甘肅內監劉永誠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甘肅巡撫綽奇補舊增新,擴建寺址,改名為“慈恩寺”。寺中的白塔七級八面,高17米,各級每面都有佛像。寺內有“鎮山三寶”,為象皮鼓,青銅鐘,和紫荊樹。寺內文物還有記載大禹治水的“夏禹岣嶁碑”。山上架起了跨越黃河直達山巔牡丹亭的“天下黃河第一索道”。現在的白塔山公園處處林木茂盛、綠樹掩映、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正以嶄新的面貌、優質的服務迎接中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