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天氣暖,小似立春時”。初冬時節,記者漫步在寧縣九龍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氣,看著村莊中錯落有致的一幢幢“樓房”,蜿蜒曲折的小徑通往一片片翠綠的田野……遠處群山環抱,雲霧繚繞,如詩如畫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寧縣新寧鎮九龍村立足區位優勢,挖掘資源稟賦,堅定不移走産旅融合、文旅融合、農旅融合之路,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色,讓村莊煥發出了強勁的生機與活力。

時值11月末,外面寒意漸濃,但是走進九龍村的惠眾創新智慧農業示範園,裏面卻暖意融融,各種熱帶植物、花卉長勢喜人,綠意盎然。九龍村村民曹小霞正和工友們為蝴蝶蘭、寶蓮燈等花卉澆水、打包、裝盆,富民産業的發展,為這裡的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自從這個花卉基地建起來以後,我就在這裡務工,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掙錢,一年下來大概能收入兩萬多塊錢。”曹小霞笑着對記者説。
距離示範園不遠,是村裏一家叫做九龍山莊的農家樂。走進農家樂,記者遇到了正和朋友喝茶曬太陽的孫陽陽。作為九龍村的老朋友,孫陽陽經常和朋友來這裡呼吸新鮮空氣,進行娛樂休閒,在充分享受“慢時光”的同時,還可以品嘗到這裡的鄉村美味。

“九龍村空氣清新,環境也好,離縣城離高鐵站都比較近,我們專門過來的,這裡有農家樂還有KTV,待會游玩結束後,打算在這裡吃個土暖鍋,嘗嘗農家風味再回去。”孫陽陽邊喝茶邊對記者説。
隨着村裏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返鄉,經營民宿、直播等新業態。九龍村人周輝就是近年來從外地返鄉發展的一員。他經營的九龍山莊,從今年春節到現在,營業額已突破10萬元。
“游客是越來越多,今年接待的游客確實比往年多了很多,我們這個農家樂主要是經營寧縣風味的一些地方菜,然後還有咱們的民宿,明年我準備再裝修一些窯洞賓館,新增加一些寧縣的特色小吃。”九龍山莊負責人周輝説。
在農上花心思,下硬功;在文上做文章,下強功;在旅上強宣傳,下真功。今年以來,九龍村重點打造了以《狄仁傑斬九龍》為主題的文化墻和九龍村夢想劇場為主的文化風景旅游線;以黃甘桃之傳説《西王母周穆王》的愛情故事為主在沿路栽種觀賞桃樹和桃花源基地為主線的農業觀光風景線。同時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改造田間地頭空間,啟動業態培育,並深挖文化底蘊,打造了拾光小院、夢想劇場、共享桃園、林下養雞和新農人網絡&&,村裏隨處可見小節點、小景觀,形成了“點上出彩、線上出新、面上成景”的鄉村旅游圈。
“九龍村始終堅持農旅融合發展的思路,圍繞全區域謀劃、全産業聯動、全要素配套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自然風光,為游客提供特色宿游體驗的同時,為村集體增收,帶動農民致富,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釋放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九龍村黨支部書記王鎖勤説道。(全媒體記者 陳龍 李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