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錢袋子”。永昌縣堅持從“一棵菜”發力,從“一個棚”出發,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不斷擴大設施蔬菜産業規模,助推農村産業興旺,讓農民增收,切實讓日光溫室大棚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11月19日,記者先後來到位於六壩鎮的永昌海亮辣椒專業合作社和永昌高森農産品專業合作社等地,看到一排排大棚鱗次櫛比、排列整齊,棚內蔬菜水果長勢喜人,田間管理繁忙有序。
“近幾年,永昌縣通過戈壁農業生産項目、産業強鎮項目以及鄉村銜接資金項目,累計建成設施農業5300余座,其中日光溫室3300余座,鋼架大棚2000余座。所建成的日光溫室主要用於高原夏菜的集約化育苗和反季節蔬菜的生産,鋼架大棚主要用於高原夏菜的春提早和秋延後的種植工作,目前2000余座的鋼架大棚所生産的高原夏菜正在采收之中,日光溫室所種植的反季節辣椒和番茄目前正在生長之中。”永昌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董吉德説。

據了解,為進一步增強設施農業發展後勁,永昌縣對縣域內老舊日光溫室進行了改造提升,增設支撐鋼架等工程措施,增強了溫室保溫性能,降低了病蟲害發生概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較改造前年增産20%,進一步助推了農業增産、農民增收。
“我們海亮辣椒專業合作社建成的設施溫室主要用於反季節蔬菜和高原夏菜的育苗工作,育苗溫室棚均收入1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比較好,生産的反季節辣椒、西紅柿等效益也不錯。”永昌海亮辣椒專業合作社基地負責人陳玉紅説。
“永昌高森農産品專業合作社在六壩鎮星海村,建設有100余座設施溫室,主要用於反季節辣椒西葫蘆生産和早春蔬菜集約化育苗,棚均收入2到3萬元,經濟效益比較可觀。”永昌高森農産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學敏説。

近年來,永昌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不僅滿足了本地市場的需求,還將優質的農産品銷往周邊地區,提升了農産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設施農業正在永昌這片土地上,奏響一曲鄉村“致富曲”,帶領群眾走向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王昱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