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晨,在臨夏縣的村落裏,都能看到這樣一群“紅馬甲”,她們活躍在鄉村社區的各個角落,從事城鄉環境整治、民生服務及網格管理等工作。
“保潔這份工作對學歷要求不高,工作時間比較固定,工作地點離家也不遠,讓我不僅能夠照顧家庭,還能有工資貼補家用。感謝政府的好政策,讓我找到合適的工作。”48歲的保潔員馬小麗一邊打掃衞生一邊笑着説。
像馬小麗一樣的“紅馬甲”在臨夏縣還有很多,在他們的定時清掃下,鄉村環境和面貌明顯改善。他們不僅是生活環境的清潔員,也是和美鄉村建設的參與者。
走在新集鎮苗家村的主幹道,水泥路乾淨平坦、文化墻繪製精美、小院衞生整潔、綠樹鮮花隨處可見,一派農村新氣象。
“每天,公益性崗位人員自發集中到一起,清理垃圾雜物、收拾枯枝敗葉、消除衞生死角和盲點,做到垃圾無積存、環境整潔優美。”新集鎮苗家村黨支部副書記袁國順説。
近年來,為幫助農村家庭困難人員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穩定增加收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臨夏縣將鄉村公益性崗位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來抓,按照“誰開發、誰管理、誰負責”原則,健全“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管理機制。通過微信、抖音等平台推送本地就業信息,宣傳相關創業補貼政策,暢通就地就近就業渠道,鼓勵有就業意願的大齡勞動者、困難家庭人員及殘疾人等參加工作。
“截至目前,全縣開發設置12種公益性崗位,解決困難人員就業4232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實現公益性崗位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讓公益‘小崗位’激發‘大能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臨夏縣就業服務中心就業股股長白巧燕説。(記者 喬棟明 通訊員 崔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