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永昌縣河西堡鎮昌河路社區雨潤花園鄰里微信群內,不少居民反映家中出現下水管污水上泛現象,尤其是一樓住戶情況嚴重。經物業排查,發現小區下水主管道堵塞,需向社區申請使用維修基金,更換老舊管道。接到申請,昌河路社區立即召開民主協商議事會,積極&&河西堡鎮經濟發展與社會事務辦公室,僅半個月就為雨潤花園7棟樓的住戶解決了難題。

下水道疏通了,居民的心裏也暢快了。居住在永昌縣河西堡鎮昌河路轄區三十多年的居民潘登明欣慰地説:“住了這麼多年,深切感受到了社區服務的變化,住戶平常有鄰里矛盾、小區道路、設施維修方面的問題,反映給社區的黨員或者網格員,他們都能及時幫忙協商解決,讓我們真正感受到社區在為老百姓做實事。”

近年來,金昌市堅持黨建引領,不斷探索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作用的有效路徑。永昌縣河西堡鎮昌河路社區現有居民7468人,劃分10個網格。社區黨委下設9個黨支部,共有465名黨員。為夯實黨建基礎,不斷為基層治理“蓄能”,昌河路社區着力構建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群眾自治組織為紐帶的治理方式,在社區黨委、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協商共治的理念下,解決居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近200件,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家住金鐵集團職工小區的楊帆,原本是家中頂梁柱的他,由於前幾年突發腦溢血,導致行動不便,收入大幅降低,家庭一度陷入困境。昌河路社區網格員得知後,及時反饋社區黨委,社區第一時間組織“一老一小一困”精細化志願服務隊上門看望慰問他,並為他免費租賃殘疾人行走助力器,鼓勵他積極面對生活。
像這樣的志願服務隊,昌河路社區共建有9支。服務隊以黨支部為單位,由身穿“青春藍”馬甲的社區網格員和身穿“志願紅”馬甲的轄區內退休幹部、居委會成員、退伍軍人等志願者們相互搭配組合,積極開展上門服務、幫辦代辦、家電維修等志願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已開展服務活動260余次,通過“黨建+網格”的管理體系,着力構建“全覆蓋、無縫隙”的網格化管理體系,讓轄區居民“老有所養”“小有所育”“困有所扶”,提升居民幸福感。
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為了讓轄區內老街坊、老鄰居、老熟人熟絡好感情,新居民更好融入社區大家庭,昌河路社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常在重要節假日組織轄區文藝能人、體育達人、非遺傳承人等人才,舉辦主題文體娛樂活動,贏得了不少居民的喜愛,讓文明實踐活動有活力、聚人氣、得實效。
至此,永昌縣河西堡鎮昌河路社區以“會組織、會治理、會服務、會活動”為主線,緊貼“會”字做文章,圍繞“民”字搞服務,立足“小網格”、發揮“強作用”不斷激發社區治理新活力。
永昌縣河西堡鎮昌河路社區黨委書記張宇&&:“近年來,昌河路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服務居民群眾的新方式、新方法,切實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實現‘組織建設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群眾滿意在網格’,基層治理效能不斷提升。今後,社區將精準聚焦居民群眾所需所盼,辦好群眾家門口的‘關鍵小事’,讓民生服務更有溫度,更有質感。”(記者 劉璐 李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