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市文物安全警示教育會議上獲悉,酒泉市不可移動文物點遍佈全境。其中,世界文化遺産點佔全省的80%,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全省的31%,漢長城長度位居全省第一。館藏文物及各類藏品7萬餘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580件(套)。為最大程度保護酒泉大地上的珍貴文物,近年來酒泉市緊緊圍繞“1246”總體思路,深入實施“文化興市”戰略,不斷加大立法、執法、創新及項目建設等工作力度,全市文物保護基礎工作成效明顯,文物安全形勢總體趨向平穩。
酒泉市&&《酒泉市關於全面推行文物安全網格化管理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文物安全組織形式和工作職責進行明確,細化加強文物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嚴格文物安全考核問責等9項工作任務,明確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安全主體責任。至目前,全市共建立網格1007個,其中縣市區一級網格7個、鄉鎮(街道)二級網格87個、村(社區)三級網格913個,初步形成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縣級領導包抓、鄉鎮(街道)負責、部門協同、文保員(網格員)齊抓共管的文物安全網格化工作新格局。
酒泉市先後公布實施《酒泉市鎖陽城遺址保護條例》《酒泉市懸泉置遺址保護管理辦法》《玉門關遺址保護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為進一步依法保護文物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礎。《果園墓群保護條例》已列入市人大2024年立法計劃預備項目。
酒泉市持續加大瀕危文物搶救性加固維修、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博物館保護安防設施建設項目爭取力度,確保已實施建設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持續夯實文物保護基礎。2023年至目前,全市實施世界文化遺産項目、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及其他文物保護項目30個,累計爭取資金1.5985億元。
全市公安、檢察院、法院和文物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共同嚴打文物違法犯罪行為。先後查處瓜州“7·15”系列盜掘古墓群、敦煌“2·23”古墓葬系列盜掘案等案件,打掉犯罪團夥3個,31人被追究刑事責任,追繳恢復自然風貌和修復文物費用230余萬元。莫高窟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石料場行政公益訴訟案和酒泉永順路橋建築有限公司發現文物隱匿不報案等兩個案例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和全國文物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優秀案卷。(酒泉融媒記者張花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