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新區打造西部高水平産業技能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見》&&
加速構建西部高水平産業技能人才高地
為進一步發揮科教園區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優勢,強化人才聚引、助推産城融合,努力把新區打造成為西部有影響力的高水平産業技能人才高地,結合新區産業立區、産業強區現實需要,9月19日,《蘭州新區打造西部高水平産業技能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印發。
《若干意見》緊密結合新區産業發展需要和科教園區技能人才培養優勢,明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
1 推動建立新區産業技能人才聯盟
發起成立新區産業技能人才聯盟,邀請新區企業、省內外高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金融服務機構等入盟,建立日常工作專班和長效溝通機制,通過定期召開交流會議、組織特色活動、開展校企對接等方式,破解校企合作信息不對稱、對接合作不順暢等問題,搭建特色校企對接平台,鼓勵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在新區企業建立學生實訓基地,助力新區企業在職業院校開設定制班和定制課程,促進職業院校和新區企業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高效對接,形成“聯盟搭&、校企唱戲、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促進人才培育與使用有效銜接、深度融合。
2 推出職業培訓評價體系“新區標準”
聚焦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新區主導産業,加快新行業、新職業、新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打造企業自主評價“新區標準”。支持已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社會培訓評價資質的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甘肅財貿職業學院、蘭州現代職業學院、甘肅東方高級技工學校、新區博仁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等機構,承接新區人社部門示範性培訓,支持其擴大社會評價工種和規模,形成品牌效應。鼓勵新區規模以上企業自主評價備案,開展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評價,併發揮各自技能人才評價優勢,申報技術工種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認定。
3 打造西部“大國工匠”培養基地
支持在龍頭企業、重點科技企業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面向産業鏈供應鏈企業提供培訓服務,組織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傳承。支持甘肅省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新區石化人力資源培訓有限公司大力開展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訓,實行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單列,確保年培訓規模達到9000人次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3000人次以上,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2025年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3個以上。
4 承辦省級及以上職業技能大賽
依託轄區內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優質教學資源,鼓勵區內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師生和企業職工參加國家技能大賽,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技能大賽實訓基地。提高對國家技能大賽獲獎選手及所在單位的獎勵力度,比照省級對獲獎選手的資金獎勵標準,給予同等獎勵。優化完善技能大賽裁判培養體系,集聚一批省內頂尖、國內一流的技能大賽裁判團隊。建立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參與的競賽投入保障機制,積極承辦國家和省級技能大賽,對優秀項目,主動跟蹤培育,及時協助對接所需政策、資金、載體和孵化服務,全力支持項目成果落地轉化。
5 構建多功能技能人才展示平台
依託省級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積極構建集人才主題展覽、人才理念宣傳、人才政策講解、人才成果展示等於一體的多功能技能人才展示平台。大力打造涵蓋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龍頭企業、産業鏈鏈主企業、人才政務服務的産業技能人才經典研修路線。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傳統媒介和新媒體並重的方式,向社會立體化展示新區對技能人才隊伍培養的思路舉措以及技能人才培養的工作成效。
6 打造産業技能人才政策創新試點先行區
對聯合培養高技能人才成效顯著的企業,開通申報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綠色通道。完善項目制培養模式,針對不同類別不同群體高技能人才實施差異化培養項目。支持企業根據需要,建立高技能領軍人才“揭榜領題”以及參與重大生産決策、重大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項目制度。支持高技能人才兼任職業學校實習實訓指導教師。落實高技能人才及職工企業年金制度。
7 創建“新聚英才·技能興區”産業技能人才品牌
圍繞新區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數據信息等重點産業鏈,結合企業培訓需求和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培訓,依託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等駐區職業院校,實施引企入校、送技入企工程,開展“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的中高級技術工人技能培訓活動,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全鏈條服務,對新取得技師、高級技師技能等級的高技能人才,分別給予一次性3000元、5000元的獎勵。以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為導向,全面實施技能人才培育行動,強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全力打造“新聚英才·技能興區”品牌,為新區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8 加強技能人才激勵和服務保障
積極推薦高水平技能人才參評政府特殊津貼、勞動模範等相關表彰評選,&&省級及以上職業技能大賽冠軍等高技能人才在新區就業創業相關獎勵政策。將高技能領軍人才納入新區高層次人才範圍,完善高技能人才特殊待遇政策。探索地方政府參與,吸引社會資本、産業資金投入的職業教育發展投入新機制,統籌政府財政、企業職業教育經費,積極吸納金融投資基金和其他社會資本多元參與,重點支持職業教育産教融合的項目建設,營造尊重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人才的濃厚氛圍。(蘭州新區報記者 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