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瓜州縣西湖鎮,城北村猶如一顆閃耀的明星,憑藉其獨特的發展模式,成為和美鄉村建設的典型案例。
城北村地處城郊,轄8個村民小組,共758戶2321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黨員88名,耕地達1.5萬畝,主導産業有機採棉、蔬菜和鄉村旅游等。近年來,城北村將 “和美鄉村” 創建視為鄉村振興的關鍵,充分利用區位和資源優勢,融合田園、鄉村、文化和産業元素,構建起 “農業園區 + 幸福社區 + 生態景區” 三區共融的格局,成功打造 “鄉村振興樣板村” 和省級 “和美鄉村”。
在黨建引領方面,城北村按照 “強村攏心、富民舒心、為民暖心、文化潤心、善治安心” 的工作思路,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關鍵作用。通過 “鏈” 式結構成立功能型黨小組,培育眾多專業人才,帶動眾多群眾發展富民産業,建成多個生産基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顯著增加。在幹部培養上,緊盯 “選、育、管” 要點開展活動,提升幹部引領發展能力。同時,深化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推行黨員分類管理模式,落實各項黨建制度,還通過多種舉措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
鄉村建設方面,城北村傳承河西民居風貌,優化農宅布局,整村推進農房改造項目。項目分三期進行,總規劃面積300畝,各期投入資金用於新建民居、風貌改造、養殖圈舍建設以及配套紅色主題項目。改造採用 “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 方式,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住條件,並對土坯房拆除後的空間合理利用。同時,按照相關原則建設現代養殖小區,解決多種問題,推動城北村向 “紅色旅游名村” 和 “鄉村振興樣板村” 邁進。
産業振興方面,城北村在短短兩年內從老舊村莊轉變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村莊。黨總支爭取資金建成優質設施蜜瓜産業基地,與周邊形成鄉村旅游産業經濟帶,由合作社經營,農戶入股,實現多方增收。此外,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多個示範種植基地和大棚溫室,特色果蔬暢銷全國。還通過盤活閒置小學建成紅色農莊,帶動周邊旅游業發展,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文化傳承方面,城北村是西湖鎮鄉村旅游的關鍵部分,其轄區內有重要紅色遺址。黨總支抓住機遇,深入挖掘紅色資源,以創建 “3A 級” 旅游景區為目標打造多個紅色項目,引入多種旅游元素,開發 “八個一” 紅色文化體驗活動,接待眾多游客。種植景觀花卉形成紅色田園經濟帶,隨着影響力擴大,增加外地入境游客接待量,並將紅色故事融入體驗活動,打造特色戶外勵志體驗線路。
鄉村治理方面,城北村黨總支推動黨組織領導下的多種治理方式有機結合,激活群眾建設動力。推行 “黨建 + 網格” 模式,實現網格化治理,及時掌握群眾訴求並化解矛盾。以鄉風文明建設為切入點,組建 “紅星宣講團” 開展紅色教育,評選先進典型。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構建治理體系,組建志願服務隊伍,通過積分兌換提升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同時,利用線上&&讓群眾參與治理決策與監督,解決多項民生問題,群眾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強。
城北村通過在黨建、建設、産業、文化和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繪就了一幅和美畫卷,讓村民共享幸福生活,為其他鄉村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範例。(管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