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照映,綠水徜徉,一條條清流逶迤穿梭於瓜州大地,滋潤萬物。近年來,瓜州縣以落實河湖長制為抓手,始終堅持高位推動,探索管水護水長效機制,繼續舞好長效治水“指揮棒”,不斷創新舉措,推動河湖治理再升級,奮力打造幸福河湖的瓜州樣板。
謀定方向 治水有方
瓜州縣境內的葫蘆河屬於疏勒河支流,在河長制治理體系未完全建立以前,由於沒有有效的河湖保護與管理制度,加之群眾沒有保護河湖生態環境的意識,周邊垃圾成堆,氣味甚是難聞。
現如今的葫蘆河,陽光閃爍,波光粼粼,秋意盎然,俯拾皆景,兩岸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河畔野鴨追逐嬉戲,水天一色的美景在瓜州顯得格外的動感。
“這幾年水生態環境逐漸變好,魚兒、鳥兒、野鴨隨時都看得到。”家住葫蘆河附近的村民符小亮看著如今鳥語同樂的畫面十分感慨。
“我們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河湖長制工作,全面規範河湖巡查制度,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排查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和涉河湖生態環境問題,同時,加大河道採砂整治力度,杜絕違法行為,有效提升了河湖環境。”瓜州縣水務局副局長栗建平説。
目標明晰,治水更有方向,優質水環境來自對河湖的“長治久安”。今年,瓜州縣&&《瓜州縣重點流域水生態保護規劃》《瓜州縣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2024年度實施方案》,明確了治水任務和目標,推動河湖水質穩中有升,河湖面貌不斷改善,水環境水生態持續向好,地表水國控斷面雙塔水庫、省控斷面蘭新鐵路橋水質均穩定達標。
在建設幸福河湖方面,瓜州縣深入推進多部門協作機制,積極發揮各自監督職能,靠實工作責任,狠抓措施落實,有效形成了河長負責、部門共治、社會參與的河湖長制工作機制,逐步讓河湖長制實現了從“有名有實”向“有能有效”的轉變。
數“智”上線 賦能升級
充滿“智慧”的治水模式,為長效治水再添“利器”。瓜州縣借助“智慧河湖”系統,通過手機APP、智慧河湖視頻監控服務&&、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對縣域內河流、湖庫重點地段、敏感水域實現全天候、全覆蓋、智能化監控,實現河湖高效率監管。
“我們通過‘企業建設、政府租用’的服務新模式,在疏勒河、榆林河、北橋子河、槽子溝河等重點河段架設視頻監控45處,將傳統的人力巡查變為24小時實時監測預警,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網上管’的立體化監管,有效解決了河湖管理人員力量不足、效率不高的問題。”瓜州縣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長魏全明説。
線下聯動形成合力,線上實現指尖護河。巡河人員在手機上下載巡河APP,就能實時查詢河道數據、記錄巡河軌跡、上報發現問題,有效提高了河長巡河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以前巡河要帶上巡河日誌,發現問題還得一級一級對接上報,現在遇到不能解決的狀況,通過手機APP上傳到&&,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瓜州縣布隆吉鄉雙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級河長魁崇業説。
巡河護河 廣泛參與
河湖治理離不開社會參與。在河湖長制開展過程中,瓜州縣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宣傳時機,大力開展河湖長制保護治理宣傳教育,同時,將河湖保護、管理內容列入全縣60個涉河湖行政村村規民約,逐河段設立巡河保潔員190余名,充分調動民眾參與和支持河長制熱情。組織青年志願者開展了巡河護河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守住垃圾進入河流的最後“一公里”,並組織團員青年進行“河小青”凈灘行動環保知識答題活動,切實增強廣大團員青年河湖保護意識,進一步營造了全民關愛河湖、珍惜河湖、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
碧水長流,需要共同守護,瓜州縣將繼續積極探索治水經驗,逐步提升完善管理水平,並在全縣範圍內積極引進民間力量助力河湖治理,形成良性的社會資金運作生態,基於條件成熟的淵泉湖等打造一批美麗幸福河湖瓜州樣板。(姜海波 趙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