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9-10 17:21:00 來源: 瓜州縣委宣傳部

瓜州縣19萬畝棉花進入花鈴期 長勢喜人

2024-09-10 17:21:00     來源: 瓜州縣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初秋時節,瓜州縣19萬畝棉花進入花鈴期,廣袤的棉田猶如綠色的海洋,潔白的棉鈴點綴其中,棉農抓住棉花田間管理關鍵時期,為棉田除草、打藥,展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繁忙景象。

    走進瓜州縣南岔鎮十工村種植戶代宇翔種植的棉田,只見一排排綠油油的棉苗隨風搖曳,棉枝上星星點點閃爍着點點紅白,代宇翔正操作植保無人機沿着預設航線對千畝優質機採棉進行機械噴灑作業。

    “我今年種了3364畝機採棉,根據種植經驗,機採棉種植成本比手採棉明顯降低,每畝地可減少成本599元,同時機採棉産量高,每畝最少增産70公斤,每畝增加525元。”代宇翔説。

    近年來,瓜州縣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廣高效節水滴灌和機採棉種植模式,促使棉花種植機械化率穩步提升,為農業生産提供智能支持,為棉花增産、農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瓜州鎮三工村,種植戶李學文正和縣農業技術人員一起查看棉花長勢,談起這片致富地,李學文總有説不完的話,這片棉田現在已成為他每日的“打卡地”。

    “我之前種棉花不用滴灌,現在我種植棉花全部利用滴灌技術,在農業技術人員的幫助指導下棉花長勢不錯,今年肯定會有個好收成。”李學文説。

    “花鈴期是棉花生長的重要階段,對棉花的産量和質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這個階段,棉農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注重增加棉桃重量,確保籽粒飽滿,同時還需加強病蟲害監測,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瓜州縣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剛説。

    近年來,瓜州縣緊扣“農業優先型”發展定位,立足資源稟賦,聚焦壯大農業主導産業,以“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積極引進酒棉、隴棉、新陸早等17個棉花新品種,示範“一膜三行”“一膜四行”“一膜六行”種植模式,配套實施智能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先進設施設備和機械,推進棉花優質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蹚出産業發展“新路子”。(姜海波 石兵艷)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