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龍首,雄渾壯美;浩浩金川,澤被四方;璀璨鎳都,活力綻放;鬱鬱花海,五彩斑斕;清清湖水,波光粼粼;繁星如鑽,璀璨奪目……
近年來,金川區始終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錨定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的目標,整治各領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加速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今,金川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大幅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綠色發展根基日益夯實,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金川生態建設新畫卷正徐徐鋪展。
植綠護綠
書寫綠色發展“新答卷”
金川區位於河西走廊東部以北,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前沿,乾旱缺水、植被稀少、風大沙多,生態環境比較脆弱,造林條件十分艱巨,讓金川大地綠起來,成為了金昌人民的共同期盼。
過去,每到春秋季節,沙塵暴頻頻“光臨”,漫天黃沙翻滾,出門的時候,眼睛裏、嘴裏滿是沙子。近幾年隨着金川區防沙治沙工作不斷推進,這種情況已經少有了。
近年來,金川區聚焦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底線性任務,認真做好“增綠”“護綠”“管綠”“治綠”文章,建成金川區綠洲邊緣經濟型生態防護林,林帶長22.5公里,造林面積近8000畝,栽植樹木約40萬株,是繼市區北部綠色長廊之後建成的又一條大型骨幹防護林帶,林帶的建成對金昌市區及轄區內19個行政村起到了防護作用,有效增強了農區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40萬株胡楊林,是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也是金川區人矢志逐綠結出的碩果。
今年4月份,金川區組織全區各部門單位幹部職工、各社會團體成員積極參與“我在綠洲有片林”認養志願服務活動,同時大力推廣“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廣泛宣傳動員社會群眾積極參與“祖國鎳都增綠我們一起行動”等“碼”上植樹活動,為社會公眾參與造林綠化搭建新&&、創造新模式、打開新思路。
金川區林草局林業站工程師潘冬梅介紹説:“近幾年,金川區初步建成了內有農田防護林帶,中有防風固沙林網,外有天然植被封育區的區域性、大骨架防風固沙生態體系,植被覆蓋率也進一步提高,區內就地揚沙揚塵的根源得以有效控制,儘管沙塵暴不能消滅,但沙塵爆發生的強度和頻率進一步降低,減輕了危害,減少了損失。”
增綠添綠
打造金川環保“新風貌”
入秋以來,和煦的陽光從樹葉的縫隙中穿過,灑滿一地斑駁的光影。走在金川區的街道上,一棵棵綠植經過悉心修剪顯得亭亭玉立,形成一道靚麗的城市綠化風景線。
近幾年,為了確保綠地的美觀和生態功能,金川區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養護計劃,定期組織園林工作者對綠地進行除草、修剪、施肥、澆水等工作,讓每一棵樹木、每一株花草都能茁壯成長。同時,不斷加大補植力度,對受損或缺失的植被進行及時補充,確保綠地的完整性。
通過持續的生態建設和綠化工程,金川區的綠地面積不斷擴大。據了解,金川區綠化管理所管護的綠地面積達289.45公頃,“紫金花城”景區管理處管護的綠地面積達51.07公頃。從城市街道到公園廣場,從郊外山林到河岸湖畔,處處都能看到綠色的身影。這些綠地美化了環境,為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金川區城區綠化管理所主任趙生軍告訴記者:“我們一直致力於金川區的綠化管理和生態建設。通過全體園林工作者的努力,我們的綠地面積不斷增加,綠化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我們會繼續努力,為金川區打造更加美麗的生態環境,讓居民們享受到更多的綠色福利。”
從科學合理的養護計劃到持續的生態建設工程,從不斷擴大的綠地面積到處處可見的綠色身影,金川區正朝着更加美麗、宜居的綠色家園穩步邁進。隨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踐行,在園林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相關部門的積極作為下,金川區將不斷加強綠化管理,擴大綠地面積,提升綠化品質,豐富植被種類,打造更多特色景觀。
聚焦鄉村
繪就生態宜居“新畫卷”
走進金川區寧遠堡鎮高崖子村(小平灣),這裡的變化令記者欣喜。曾經,生活污水的處理問題一直困擾着村民,影響着村莊的整體環境。現如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項目的順利建成,如同一場及時雨,讓村莊的環境煥然一新。整潔的道路、清新的空氣,處處都彰顯着生態建設帶來的喜人成果。
村民趙殿祥告訴記者:“以前生活污水沒地方排,到處亂流,味道也不好聞,現在有了這個污水處理站,村裏乾淨多了,我們住着也舒服。還有那些新的垃圾車和保潔車,垃圾清理得可及時了,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了。”
據金昌市生態環境局金川分局副局長李曉甜介紹,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項目是經過精心規劃和建設的,我們致力於為村民提供一個更加清潔、健康的生活環境,新購置的擺臂式垃圾車、壓縮垃圾運輸車和電動三輪保潔車,提高了垃圾清運效率,村莊的環境衞生得到持續保障。
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項目是打好凈土保衛戰的重要舉措,好生態得益於金川區“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定決心。
城鄉處處,溫暖清潔,冬日無憂、舒適愜意成為生活常態,居民盡享生態發展帶來的暖心福利。
近日,記者來到金川區雙灣鎮古城村看到,家家戶戶屋頂上都安裝了“太陽能+電輔熱”設備,村民俞兆君向記者介紹,以前冬天只能靠燒煤取暖,弄得家裏又臟,溫度還不高,總是擔心安全隱患,如今實施了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家裏裝了暖氣,真是暖和多了,比以前燒爐子強太多,為我們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古城村黨委書記閆仁臣説:“目前我們古城村的常住戶清潔取暖設備實現了全覆蓋,該項目的實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也提升了我們村的整體形象,我們將繼續加強對環境的管理和維護,讓古城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據區住建局統計,目前金川區累計完成農村7577戶清潔供暖和12個村委會、互助院、衞生室等供暖及6833戶的農房建築能效提升改造。冬季清潔取暖項目的實施,一方面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對大氣環境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金川區為了有效遏制農業面源污染,穩步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強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大廢舊農膜回收力度。同時,着力強化項目審批和環境管理,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全民行動,舉辦六五環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多類宣傳活動,開放環保設施,開展有害垃圾回收日及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活動,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生態文明建設,福澤當下,惠及未來。金川區將始終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優更美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這一核心任務,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致力於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魅力金川,以高品質生態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金川實踐新篇章。(記者:楊欣雨 照片素材: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