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丹縣持續健全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通過“考什麼”“怎麼考”指導“幹什麼”“怎麼幹”,以考評之力促幹部之為、賦發展之能,激勵廣大幹部樹牢正確政績觀,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爭做新時代敢於擔當、善於作為的好幹部。
繪製路線圖,立起“硬標尺”。圍繞縣委、縣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將綜合考核“一套考題”拓展為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滿意度評價“三張試卷”,既考實績,又看作風,既考高質量質效,又看群眾滿意度。科學設置考核指標,採取“政治素質”與“工作實績”、“定量”與“定性”、“考人”與“考事”相結合的方式,分類設置共性和個性指標,建立“負面清單”,對幹部的政績觀要求實化、量化、具體化,通過“自評+他評”“考人+考事”“引領性指標+約束性指標”多維度檢視,讓幹部的政績觀看得見、摸得着、評得準。
整合全要素,壓實“責任鏈”。分類分層設置考核對象,將56個縣直部門單位劃分為5個類別,把同類型班子正職放一起比較,副職和其他幹部單位內部比較,有效防止“左右一個樣”和吃政績“大鍋飯”。實施“實績亮曬”工作機制,通過年初亮諾定責、年中亮效問政、年底亮績評議的方式,形成指標全覆蓋、任務全量化、過程全跟蹤“三位一體”閉環考核鏈條,全面凝聚實幹爭先的發展合力。去年來,對21個貢獻突出和7個推動工作不力單位分別頒發“駿馬獎”和“蝸牛獎”。明確以平時考核為基礎、年度考核為重點、專項和任期考核為補充的工作思路,全面了解幹部“一時”表現與“一貫”狀態,做到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既看個人貢獻又看集體作用,推動考核方式由“一錘定音”向綜合考量轉變。
用好指揮棒,激發“新動能”。強化正面激勵,對政績考核中實績突出幹部優先提拔任用、晉陞職級、評優樹先,堅決防止幹與不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去年以來,提拔重用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績突出幹部252名,評選獎勵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對幹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失誤錯誤及時容錯糾偏。“擔當作為好幹部”50名。通過教育培訓、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有效解決幹部“本領恐慌”、能力不足等問題。樹立“不能忘記優秀年輕幹部”導向,大力宣傳敢闖敢幹、擔當作為先進典型案例,以點帶面持續激發幹部“願為”的動力、“敢為”的魄力和“善為”的勇氣,形成幹部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靳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