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7-17 15:55:45 來源: 中國·靖遠

靈秀靖遠古八景

2024-07-17 15:55:45     來源: 中國·靖遠
字體:
分享到:

  靖遠縣處於隴西黃土高原向騰格裏沙漠邊緣的過渡地帶,境內大部仍為黃土覆蓋地貌,土層厚積,間有基岩露出地表,形成基岩山地和山間盆地兩種類型。長期以來,由於植被退化導致水土流失,以及地震造成了地表塌陷,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陵垣交錯,川谷相連。北部為石質丘陵區,岩體裸露,黃土覆蓋層較薄,屬於基岩丘陵地帶。哈思山綿延百餘裏,上有大片原始森林遺存。南部為黃土山垣區,土層堆積深厚,岩體深埋地下,屬黃土丘陵溝壑地帶。屈吳山巍然聳峙,灌木叢生,荒漠化草原特徵明顯。總體上講,靖遠屬於荒漠化半荒漠化的草原過渡地帶。

  黃河自烏金峽入境,流經縣城後北折,過紅山峽,從黑山峽出境,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大體上呈“S”形狀,過境流程154公里。靖遠是甘肅省擁有黃河流程最長的縣份,素有“天下黃河富寧夏,甘肅黃河富靖遠”的説法。依賴於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條件,這裡成為歷史上灌溉農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黃河水養育了原本貧瘠的靖遠大地,使其變得日益富饒美麗。

  中國舊方志中,有羅列記述地方八景的傳統。明代以來的靖遠地方志書中,被列為靖遠八景的有烏蘭山、哈思山、屈吳山、法泉寺、月河灣、祖厲河、烏金峽、獨石頭八個地方,分別被歷代文人墨客讚譽為“烏蘭聳翠”、“雪嶺堆銀”、“屈吳春嶂”、“法泉地靈”、“月河晚照”、“大浪天險”、“中流砥柱”。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