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6-12 17:50:49 來源: 張掖日報

甘州區西洞村:鄉村建設行動繪就群眾幸福底色

2024-06-12 17:50:49     來源: 張掖日報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甘州區甘浚鎮西洞村圍繞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範村目標,發展優勢産業,培育特色競爭力,不斷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步伐,昔日不知名的小村莊如今煥發出新活力。

    轉換模式,讓肉牛養殖“牛”起來

    走進甘浚鎮西洞村養殖場,一排排寬敞、整齊、明亮的圈舍映入眼簾,一頭頭肥碩的西蒙塔爾牛在牛欄裏悠閒吃草。養殖場農戶王培傑正在給牛添加飼草,看著眼前一頭頭花色完美、毛色光亮、膘肥體壯的“大肥牛”,王培傑一臉自豪。“此前在自家後院散養,院落小、規模受限、收益不高。自從入駐養殖小區後,養殖環境變好了,養殖規模也擴大了,大大增強了我依靠養殖肉牛致富的信心。”王培傑説。

    近年來,西洞村依託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主線,把發展肉牛養殖作為提振經濟,實現産業富民的重要舉措,緊緊抓住産業發展的“牛鼻子”,採取“村黨支部+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政策扶持、致富帶頭人示範帶動等措施,引導群眾規模化、産業化發展肉牛養殖,切實幫助養殖戶轉變傳統“散、小、亂”的“單打獨鬥”養殖模式,向著“集、大、整”的聚合方向發展,讓畜牧養殖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強勁引擎。

    多元探索,讓集體經濟“強”起來

    走進甘浚鎮西洞村,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該村積極探索發展集體産業、做活集體經濟,整合優勢資源,形成以玉米制種等傳統農業為主導,以肉牛養殖等特色産業為重點,以紅色旅遊等特色項目為支撐的産業發展格局,為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奠定基礎。至目前,種植制種玉米4000畝,養殖肉牛1800頭、羊4500隻,接待觀摩研學等活動10余場次,共1000余人次。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村上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創收型集體經濟路徑,有效盤活村級閒置資源,大力發展制種玉米、肉牛養殖、紅色旅遊等産業,不斷豐富鄉村産業形態,以産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為村集體經濟‘強筋壯骨’。截至去年年底,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6萬元,較2022年增長25%。”西洞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進偉説。

    近年來,西洞村堅持“支部引領、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整體聯動”的原則,有效整合資源,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硬任務,通過因地制宜謀劃産業、積極引進資金扶持、全面落實種植項目、持續跟進後續管理等方式,探索多元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著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增強集體經濟實力,走好農村致富“增收路”,確保讓農村資源“活”起來,經濟發展“強”起來,農民腰包“鼓”起來,鄉村建設“興”起來。(王紅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