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6-12 17:50:49 來源: 甘州區委宣傳部

甘州區大滿鎮:大棚蔬菜長勢好 種出致富好“錢”景

2024-06-12 17:50:49     來源: 甘州區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眼下,正值娃娃菜、西紅柿、青筍、夾豆等本地時令蔬菜成熟豐收的季節。走進甘州區大滿鎮什信村的溫室大棚,一壟壟翠嫩飽滿的夾豆挂滿枝頭,村民們穿梭在豆角地中,忙著將剛採摘好的夾豆分揀稱重、打包裝袋……現場一派豐收的忙碌景象。

    “夾豆、黃瓜還沒出棚的時候就被菜商訂購了大半,現在忙不過來又雇了同村的幾個人。”甘州區大滿鎮什信村種植戶韓林滿懷欣喜地説:“我們緊鄰設施蔬菜龍頭集體雷寨村,大棚的蔬菜苗、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都由雷寨村提供,靠的就是‘抱團發展’,種菜不愁銷路!”

    在大滿鎮新華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連綿成片的青筍長勢喜人,放眼望去,滿是新綠,再過4個多月,這些青筍將迎來豐收季,成為村民們鼓起來的“錢袋子”。

    “我們村合作社主要種植娃娃菜、西紅柿和青筍,蔬菜銷往蘇州、武漢、成都等市場,娃娃菜目前銷路可觀,收益也不錯,畝均收益能達到8、9000左右。西紅柿和青筍在8月和10月陸續采收上市,除了30多名固定員工外,農忙時合作社還會雇傭160—200人的臨時工。”大滿鎮新華村黨總支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鄭國虎&&,接下來合作社將不斷提升蔬菜種植技術,繼續增加種植面積,確保提供更優質的蔬菜供給。

    蔬菜大棚不僅是群眾致富的窗口,還極大地解決了農村閒散勞動力的問題,附近的村民可以在大棚裏進行採摘、包裝等工作。“在這兒我每天都有活兒幹,照顧家人之餘,一天也能落個8、90元,挺好的。”忙碌的間隙,新華村村民馬秀算了一筆經濟賬,孩子外出務工,她照顧家庭的同時,在“家門口”就近務工賺錢貼補家用。

    據了解,甘州區大滿鎮新華村以“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整合、流轉,擴大産業規模,讓蔬菜生産逐步向設施化、精細化、無公害化和高效化方向發展。大棚種植的農作物品相好、口感俱佳、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青睞,不僅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還讓村民裝滿了“錢袋子”,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發展一項産業,帶動一方經濟。下一步,甘州區大滿鎮將持續立足資源稟賦,以實施建良地、育良種、推良技、出良品、創良市“五良措施”為抓手,不斷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新途徑,推動現代化特色農業發展,加快建設集種植溫室、育苗溫室、研學基地、觀光采摘于一體的新一代設施農業産業園,積極打造更多有特色、有認可度、有競爭力的産業“金名片”。(王曉雪)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