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6-07 14:58:37 來源: 新甘肅

甘南:雪域高原 藏藥飄香

2024-06-07 14:58:37     來源: 新甘肅
字體:
分享到:

唐古特大黃處理現場。

    夏日,走進位於甘南州合作市的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幾十座大棚內,道地藥材唐古特大黃長勢正盛。放眼望去,一株株藥材種苗筆直生長,令人眼前一亮。

    公司庫房內,經過加工處理的唐古特大黃碼放整齊,藥香撲鼻。

    唐古特大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碩大、根莖粗壯、植株挺拔,具有泄熱毒、破積滯、行淤血的功效,是我國最早入藥的植物之一。因根部酷似雞爪,唐古特大黃又名雞爪大黃,多生長在2000至3900米的山地林緣、灌叢、草坡地帶。

農戶正在采收唐古特大黃。

    “唐古特大黃能在零下20℃的環境中生長,耐寒力強,適宜在高原海拔地區種植。”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元龍介紹。

    甘南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海拔高、黑土層深厚,是甘肅省主要的藥材産區之一,境內蘊藏純天然野生中藥材850余種,大多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

    依託優勢資源,1997年開始,王元龍在瑪曲種植了3畝唐古特大黃,用於培育優質種苗。經過不斷試錯、不斷總結,王元龍終於培育出滿意的種苗。

    1999年,王元龍種植的唐古特大黃首次出口至日本。這讓王元龍吃下了“定心丸”,開始探尋規模化種植唐古特大黃的最佳路徑。

    在多年的探索過程中,王元龍重點開展了中藏藥材規範化種植、野生中藏藥馴化種植、中藏藥材種子種苗繁育,摸索出“科研單位+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藥材種植模式,累計建成規範化種植基地3.5萬畝,除唐古特大黃外,還種植當歸、柴胡、黃芪、獨一味、羌活、鬼臼等中藥材。

    在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廠區內,一塊展板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走近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專業合作社和個人種植戶的名稱、電話以及地址。

    “這是我們的聯農帶農花名冊,上面展示的都是為公司種植中藥材的專業合作社和農戶,這也是我們産業發展的基礎所在。”王元龍説,目前,公司的中藥材産業已帶動農牧戶3340戶、21670人實現穩定增收,年人均增收1240元。

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內碼放整齊的唐古特大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蔡文正 攝)

    唐古特大黃生長周期為五年,育苗一年,移栽後生長四年,推廣比較困難。

    “政府幫助我們&&種植專家,&&種植藥材的農牧民群眾,還幫我們建設種植基地,中藥材種植産業的各個難點被一一破解,‘公司+合作社+幫扶單位+種植戶+幫扶政策’的滾動發展模式逐漸形成,公司效益上去了,農牧民收入增加了,地方經濟發展了,真正實現了産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願景。”王元龍感慨地説。

    如今,經過不斷研發改良,甘南品質優良的唐古特大黃畝産2.5噸至3噸,每畝産值8000元,成為眾多農戶增收致富的好産業。

    在推廣中藏藥材標準化種植過程中,甘南通過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制定規範的操作規程及質量標準體系,讓中藥材種植全産業鏈有章可循,真正實現中藥材的有機綠色和道地,促進中藥材産業可持續發展。

    目前,甘南已建成了覆蓋全州,輻射甘、青、川三省的國家甘南高原中藏藥材倉儲物流基地,建立了物流、檢測、信息、培訓、展示五大中心,為百強中藥制藥企業建立共享的GAP藥材基地、藥材倉儲中心、全程追溯體系,通過國家倉儲中藥材、倉儲物流基地藥材交易&&,根據制藥企業的生産需求按時按量發貨,為全國制藥企業節省了儲藏成本。截至目前,甘南州中藏藥材種植面積達27.81萬畝,暢銷至國內各大省市及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際市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蔡文正)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