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5-23 18:12:21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玉門:百企興百村 輸血更造血

2024-05-23 18:12:21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原本無人問津的空地搖身一變,如今成了“甜蜜基地”。走進位於玉門市下西號鎮川北鎮村的枸杞深加工車間裏,巨大的桶裝原漿整齊排列,工人們正忙碌着。

    下西號鎮已建成枸杞大廈、枸杞交易市場、表青枸杞精深加工廠、枸杞品種種植展示區、枸杞展示體驗館等,正在建設現代種子産業園、冷鏈物流、公共檢驗檢測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

    為激活小村經濟,玉門市各鄉鎮都在尋找與企業更深層次的交流對接的切入點,通過座談會、項目推介等形式,邀請結對幫扶企業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探索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路子。目前,全市已有130家企業、商會與59個村(社區)結對共建,實現全市村企共建全覆蓋。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轟隆隆……

    這段時間,玉門市玉門鎮南門村編織袋廠一直忙個不停,機器轉動的節奏,像哼唱的曲子在村子縈繞。

    “下半年編織袋銷售旺季來臨,訂單越來越多,機器已經十多天沒休息了。”南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海明有感而發。

    南門村編織袋廠項目是南門村充分調研市場,以玉門三園一區化工企業産品包裝和本地的農副産品編織袋包裝需求巨大為依託進行建設。同時,南門村搶抓“百企興百村”政策機遇,與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該項目投資1700萬元,佔地29.48畝,分兩期建成。項目建成的廠房和購置的設施設備全部歸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所有,形成的經營性資産入股甘肅玉潤眾合包裝有限公司,由經營主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周邊10余名群眾培訓上崗,使閒置多年的土地“脫胎換骨”成一家村企合辦企業——編織袋加工廠。項目投入生産後,年生産編織袋約1000萬條,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0萬元以上。

    既要授人以魚 也要授之以漁

    “幫就要幫得實,幫得準,幫助村民,不是簡簡單單地幫忙,我們一定要讓他們自我造血,而不是輸血。輸血實現不了富裕,因為你輸給他多少,他就産生多少,要是學會造血,他接受你100的供給,自己就會造出來10000的産值,這樣對他們來説肯定可以致富。”甘肅天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軍説。

    甘肅天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農業種植、收購、推廣、銷售、運輸、倉儲於一體的龍頭企業。公司面向市場,服務農民、培育甘肅名優特色農産品,打造生産經營於一體的農副産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2014年公司掛牌天津渤海交易所,成為甘肅省首家擁有上市交易品牌的農産品企業。

    天祥科技公司不僅出資幫助村裏流轉土地發展種植業,還為村民做起産業規劃,開展技能培訓。

    藉&高標準農田的東風,吳軍找到赤金鎮東湖村,承包2000多畝種植葵花,統一種子、化肥、農藥的配供,帶領農戶學習滴灌種植技術、水肥一體化操作流程等現代化農業種植技術。建立“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生産組織形成,通過收益保底,企業參與産業發展、村企共建,實現企業發展和村集體互利共贏。

    不僅如此,天祥科技公司投資3500萬元建成佔地85畝自建農産品儲庫12座,購進先進設備,實現所有供銷産品均採用上市標準化包裝生産,符合國家標準,打破了玉門市及周邊地區因地域、信息、運輸、貯藏、銷售等因不對稱因素而産生的制約産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把銷售原料初加工變成精加工,實現年儲存加工銷售孜然、茴香、葵花籽等農副産品12000噸以上。2023年銷售額達到6868萬元以上,帶動就業2500餘人,天祥科技公司也成為甘肅省河西地區最大的農副産品交易流通市場。

    “我們要發揮企業管理與經營優勢,像發展自己的企業一樣,承擔起建強增收産業、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民富村靚的責任。”吳軍説。(謝歡 安海濤)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