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5-22 17:36:25 來源: 張掖日報

張掖: 璀璨“夜經濟”點亮城市新生活

2024-05-22 17:36:25     來源: 張掖日報
字體:
分享到:

  “走,去逛夜市!”5月以來,張掖市“夜經濟”持續火熱。各個公園、廣場、集市上,各式攤位升騰着城市“煙火氣”,涌動着消費生機。

  下午7時許,夜幕還沒落下,甘州區明清街上就已熱鬧非凡,市民不約而同來這逛小巷、品美食。明清街以古建築風格為特色,青石板路、雕花窗欞、飛檐翹角,每一處都透出濃厚的古典氣息。街道兩旁攤位上的商品琳瑯滿目,從精緻的手工藝品到實用的日常用品,應有盡有。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那些香氣四溢的小吃攤,烤串、臭豆腐、糖葫蘆、煎餅果子……各種美食的香氣交織在一起,讓人垂涎欲滴。

  “老闆,來一份海鮮小炒!”“好嘞,您稍等!”在張掖老街、甘泉公園入口處,一家炒海鮮的攤位前圍滿了食客。老闆手法嫻熟地翻動着鍋中的各種海鮮,獨特的香味在空中瀰漫開來,任誰都想坐下來品嘗一番。“這條街上的小吃太多了,每次和朋友過來都能發現新的美食。”河西學院學生李彥卿説。

  食品安全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焦點。“我每天都去菜場採購新鮮食材,早晚都要徹底打掃攤位衞生,保障每一口食物都是新鮮健康安全的,讓顧客吃得放心,玩得開心。”商戶孫小雯高興地説,現在夜市越來越熱鬧了,生意也越來越好,收入增加了一倍。

  多元化的夜間經濟不僅為群眾提供了休閒放鬆的好去處,還帶動了一部分群眾就業增收。賣鮮榨果汁的商戶巨正雲過去幾年都是到處打工來補貼生活,現在白天做一些零散工作,晚上就在夜市上賣果汁,生活穩定了不少。“夜經濟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夜生活,也讓我們這些小吃攤主通過夜市&&獲得了不錯的收入。”巨正雲説。

  晚上8點半,明清街上一場以“西游”文化為主題的沉浸式巡游演出開始了。巡游隊伍中,唐僧師徒四人身着華麗的戲服,沿着街道行進,讓市民和游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條古色古香的街道上,不僅能品嘗特色美食、買到廉價好物,還能看到各種歌舞和戲劇表演,果然不虛此行。”外地游客李欣蕊説。

  如今的張掖老街、明清街,正通過探索“夜游+美食+文化”路徑,走出一條特色文旅之路,推動老城區煥發新活力。“街區現有固定商戶及檔口200余家、流動攤位150余戶,打造了集特色餐飲、文創特産、休閒娛樂、地方小吃、百貨購物等於一體的多業態夜游區,不僅有年輕人喜歡的煙火美味、兒童喜歡的娛樂活動,更有各類文化戲劇表演,豐富了群眾的夜生活。”張掖金房文化旅游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王振鵬説。

  5月以來,該公司不斷完善張掖老街、明清街夜市軟硬體設施,全方位、多角度構建“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游”等多元消費場景,舉辦特色美食節、啤酒“嗨喝”、漢服體驗等各類特色活動,助力張掖“夜經濟”持續升溫,街區日接待客流量達2萬人次以上。“我們將不斷優化街區夜間消費場景,加強街區管理,增強服務意識,為推動張掖‘夜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王振鵬&&。

  除張掖老街、明清街夜市外,南湖夜市和網紅橋夜市也在今年5月火熱開街。“抬頭是水天一色,俯首是人間煙火”,正是南湖夜市如今的寫照。“我們依託中央文化公園周邊開闊的場地和公園自帶的休閒屬性‘加持’,打造了‘逛夜市’和‘茶余飯後、休閒散步’兼具的南湖夜市和網紅橋夜市,希望讓游客在欣賞夜景的同時,品嘗張掖特色美食,感受張掖多樣的夜市文化。”張掖市六樂文化旅游發展公司中央文化公園負責人趙龍介紹。

  在夜市熱鬧的氛圍中,各類人群匯聚一堂。年輕的情侶手挽手漫步人群中,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家長們帶着孩子穿梭在攤位間,享受着難得的親子時光。三五成群的年輕人在皓月橋下,圍坐在攤位前,如同李白“舉杯邀月”般與同伴暢飲,暢談人生理想。與此同時,一場精彩的音樂噴泉表演正在進行。隨着音樂的節奏,噴泉的水柱不斷變換着形狀,時而如細絲般輕柔飄逸,時而如瀑布般洶湧澎湃,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在水柱上,形成一道道絢麗的光影。游客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記錄下這美妙的瞬間。

  “這裡真是太美了!”游客唐發東激動地對同伴説,“在夜市上看音樂噴泉感覺真的不一般啊。”他的同伴點頭附和:“是啊,這裡不僅有美食還有美景,真是一個值得一來的地方。”

  為給游客提供極致的夜游體驗,讓張掖“煙火氣”更旺,南湖夜市和網紅橋夜市增加保安和保潔20餘人,新建可容納400余輛車的臨時停車場,同時設置人行專用通道,讓游客逛夜市和休閒散步兩不誤。“南湖夜市每天的人流量基本能達1萬人以上,回頭客還很多。我們吸納了50余家商戶,解決了100多人的就業問題,每家商戶都有不同特色的小吃,很多市民游客都是慕名而來。”南湖夜市負責人陸雲飛説。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