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夏縣着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文化産業,全力推動文化旅游強縣,“文化強縣”建設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
據了解,2006年,臨夏磚雕被列為國務院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註冊了“河州磚雕”商標。該縣先後創辦了神韻、能成、祥泰、青韻4家磚雕龍頭企業,創新設立了“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年産磚雕産品2.5萬多平方米、磚雕工藝品1萬多件,實現産值逾2億多元。
扶持壯大木雕産業,積極扶持壯大“柏居藝”藏式傢具、祥泰、飛龍、萬發等木雕龍頭企業4家,固定資産投資達4000多萬元,雕刻技工330多人,創新研發了一批民族特色傢具、裝飾品、工藝品及倣古建築構件等;加大對雕刻葫蘆的保護和培育力度,把開發利用“雕刻葫蘆”這一民間文化資源和群眾增收致富結合起來,着力培育“雕刻葫蘆”文化産業,多次舉辦葫蘆雕刻技能培訓班,邀請老藝人和縣職業中學美術老師,對葫蘆雕刻藝人和愛好者進行技能培訓。
積極培育發展民族刺繡,先後創辦成立了河州民間刺繡培訓中心、兆美民族刺繡文化有限公司、蓮花鎮手工刺繡編制服務中心,申請了“尕豆妹”商標、圖案設計等14項專利。目前,全縣從事刺繡的群眾達1500多人,年總收入1500多萬元;支持和鼓勵鄉村旅游經營者、農民,依託當地特色資源,將雕刻葫蘆、磚雕、木雕、手工地毯、民族刺繡、彩陶複製、藏式傢具等手工藝品,包裝打造成體現臨夏縣獨特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元素的鄉村旅游商品,開展形式多樣的展示展銷活動,進一步提高臨夏縣文化産業品牌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記者 喬棟明 通訊員 白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