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5-10 17:31:40 來源: 甘肅日報

金川區:農光互補助力産業綠色發展

2024-05-10 17:31:40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在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東灣村,連片的藍色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電池板下種植的沙生植物,讓荒涼貧瘠的土地變為源源不斷輸送綠電、為民謀福的“寶地”。

    近年來,金川區通過發展“農光互補”光伏項目,形成農業收益與能源發電雙贏的良好局面,既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社會效益,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力推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

    在金川區寧遠堡鎮東灣村農光互補示范項目園區南側的戈壁灘上,數千座光伏板林立于此,工人們正陸續將4萬株白刺果與3000株沙棘種植在這些光伏發電板的巷道之間。

    該區域是東灣村農光互補示范項目規劃建設的白刺果種植基地,總面積約400畝。

    “白刺”是金昌常見的沙生植物,其果實為白刺果,又名“酸胖”,口味酸甜,營養價值高,用它生産的“沙漠茶”是金昌本地特産。

    東灣村黨委書記王成天介紹,東灣村農光互補示范項目園區屬于東灣村集體經濟的一部分。

    “目前,白刺果産品較為單一,我們計劃多元化開發白刺果産品,生産白刺果汁等更多大眾喜愛的産品。”王成天説,“我們在光伏板下種植白刺果、沙棘,這種‘板上光伏發電,板下農業生産’的‘農光互補’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益。”

    東灣村農光互補示范項目園區,還是金川區林草局推進“光伏+防沙治沙”的試點區域。

    金川區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張積智説,白刺是一種非常耐旱的沙生灌木,根系發達,具有很強的固沙阻沙作用,多用于沙漠邊緣固定沙丘、沙地等。

    “把白刺等沙生植物種植在光伏板之間,不僅能對戈壁灘荒漠化土地起到防風固沙的生態保護作用,還能可以高效利用水資源,可謂一舉多得。”金川區林草局局長馬永平説,光伏發電企業每年清洗光伏板的水資源就可以作為白刺果等沙生植物的灌溉用水,為它們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在光伏板下種植白刺果、沙棘,金川區通過這種“光伏+防沙治沙”的具體舉措,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在採訪中,記者看到東灣村建設的光伏板架設了高約3米的基柱,其下方的空地為發展“光伏+農業”留足了空間。

    把光伏板作為“屋頂”,搭建小房子,養殖畜禽、栽培食用菌,這正是東灣村農光互補示范項目的靈感來源。

    金川區寧遠堡鎮東灣村農光互補示范項目于2023年3月開工建設,旨在將傳統農業與光伏相結合,努力構建經濟、生態、社會多效並舉的復合型産業。

    據了解,該項目先期建設示范項目505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日光溫室20座、食用菌棚20座、2萬立方米塘壩一座、小家禽養殖300畝、食用菌棒加工車間等,配套建設棚頂分布式光伏設施設備。光伏項目總裝機規模達18.92兆瓦,概算總投資1.5億元。

    目前,已完成棚頂分布式光伏建設,完成20座日光溫室及30戶農戶和養老院、村委會院落光伏架設,裝機規模1000千瓦時,18.92兆瓦農光互補接入方案已通過省、市國網公司評審。2024年將著力建設設施農業,並根據項目方案整村推進戶分布式光伏。

    項目建成後,將推動農業和新能源産業同步發展,逐步形成集食用菌栽培、特色種植、家禽養殖等現代農業于一體的特色農光互補示范基地,進一步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 (陳澤晉)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