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實“微網格” 推動“大治理”
安寧區十里店街道探索網格治理精細化精準化
安寧區十里店街道,劃分轄區為32個網格,將城管、綜治、民政等事務,整合在“一張網”內,通過做實“微網格” ,推動基層“大治理”。
32個網格方便“民呼我應”
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該街道按照規模適度、任務均衡的原則,把轄區劃分為32個網格,每個網格約450戶,1070人,按照“1+6+X”模式配備網格力量,踐行便民事項上門主動服務。
十里店街道辦主任梅濤介紹説,“1”為設立網格黨組織,由此成立了32個網格黨支部。“6”為6種職能人員擔任網格長,充實強化網格基礎力量,以社區工作人員為主擔任網格管理員,由戶籍民警、巡邏隊員、物業保安等擔任網格安全員,由人民調解員、法律工作者等擔任網格司法員,行政執法力量擔任網格執法員,選派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等擔任網格信息員。這樣一來,“民呼我應”,該街道能迅速通過黨員服務示範崗、先鋒崗,推動43家駐區單位幹部職工下沉網格,讓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為社區黨員的“履職清單”。目前,該街道成立小蘭網格陣地、民情議事廳、“蘭小青”等服務隊伍10余支,辦理實事30余件。
難題還需大家齊出力
梅濤介紹説,“X”為網格社會力量。包括“兩代表一委員”“業委會委員”、熱心群眾、志願者、社會賢達等。
該街道明確網格人員工作職責:網格長為網格管理服務第一責任人,同步細化網格巡查、矛盾化解、政策宣傳等崗位職責,實行一日三巡,做到巡前有準備、巡中有記錄、巡後有報告。啟動街長、河長、網格長、樓長共同管理的“四長制”,掌握社情民意,對網格情況及時上報、反饋,激活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今年,該街道、各社區踴躍開展“亮身份、強服務、爭先鋒”活動,由社區黨組織為發起人,完善民情收集、民情議事、前期準備、共話協商、監督落實,開展問需於民大走訪10期,解決自建房整治、老舊小區停車、矛盾糾紛調解、環境衞生整治等問題156個。
完善的服務機制來保障
十里店街道同步建立完善了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和三項清單制度。據介紹,該街道構建了“社區提出需求-共建單位認領-對接開展服務-辦結銷號評價”服務機制,協同解決社區治理難題。建立了小區黨支部34個,“紅色物業”10個,聯合開展“暖心關愛”“普法惠千家”等特色志願服務50余次,領辦群眾“微心願”60余件,服務群眾2400餘人次。十里店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江珊介紹説,積極探索網格治理新模式,創新機制持續提升網格管理精細化、精準化水平,十里店近年來充分發揮一線網格員的“金點子”,致力於快速、穩步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能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旭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