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3 11-30 17:46:18 來源: 蘭州日報

安寧區:匯聚高校青年力量 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2023-11-30 17:46:18     來源: 蘭州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匯聚高校青年力量 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安寧區銀灘路街道農大社區構建地校共防共治多元解紛模式

    安寧區銀灘路街道農大社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依託“一中心三平台多陣地”體系,充分發揮科教文化區的優勢,匯聚高校青年力量參與基層協商解紛,引領高校青年在參與基層矛盾排查化解中實現錘煉成長與社會服務的有機統一,構建社區、網格、樓院、高校多陣地共防共治的多元解紛模式,打造了“五彩青春”地校共治機制,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強勁的生機活力。

    “紅色先鋒”打牢協商解紛“主陣地”

    安寧區銀灘路街道農大社區通過“紅色先鋒”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構建組織聯建體系,把協商解紛關係融合起來。具體過程為:一是推進組織深度融合,為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互商橋梁,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元”。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基層協商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通過多元解紛模式,解決了居民的訴求。暢通訴求反映渠道。同時線上以小蘭幫辦、平安甘肅和三維數字平台為信息支撐,線下以“小蘭網格陣地”為聚合載體,實行統一研判和調度處置。今年以來,農大社區共受辦理各類群眾訴求449件,有效增強矛盾解紛資源“點線面”的深入融合,使“路人”變“家人”,共繪惠民和諧圈。

    “黃色民生”構築互助服務“橋頭堡”

    該社區通過“黃色民生”拓展志願服務項目,凝聚服務聯動合力,組建互助志願隊,把基層協商解紛資源整合起來。圍繞養老、助殘等民生問題,通過網格員入戶走訪、召開“小蘭協商會”等聽取群眾訴求,有力推進獨居老人、困難群眾幫扶等工作,第一時間化解了居民的困難和問題。同時以在校大學生黨員為骨幹,組建家電維修、法律援助、愛心家教等34支大學生志願服務團隊,定期到社區開展公益服務。社區還成功解決了316起各類矛盾糾紛,有效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藍色平安”激活源頭防範“前哨崗”

    社區通過“藍色平安”發揮網格聯治共管,倡導“青春向網格報到”,組建安全維穩志願隊,把基層協商解紛力量凝聚起來。該社區將387名大學生志願者吸納到網格輔助員隊伍中,及時準確掌握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利益訴求。還在家屬院設立了3個“青年文明志願崗”,大學生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為居民提供基礎便民服務。助力問題解決,社區組織大學生就網格巡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共同商議解決方案,增強區域化聯通互動社會治理水平。

    “綠色生態”鞏固民事民議“壓艙石”

    據悉,安寧區銀灘路街道農大社區是老舊家屬院,因環境衞生類問題引起的矛盾糾紛約佔總數的47%,是轄區居民矛盾的焦點。社區通過倡導“綠色生態”打造安居樂業環境,組建環境整治志願隊,讓基層矛盾解紛環境美好起來。同時組建環境整治志願隊,參與到轄區環境衞生維護和保潔等工作中,大力弘揚節約資源、美化環境的道德風尚,實現大家的事一起商量,一起解決。

    “紫色文化”吹響青春聯動“衝鋒號”

    通過“紫色文化”,激活文體活動創新,形成社校活動聯辦常態。社區通過走訪群眾了解到未就業群體技能培訓的需求後,&&高校管理學院,邀請高校師生定期開展技能培訓、農業技術培訓等各類惠民利民活動。此外,社區與高校老齡委溝通,實現了共享活動陣地,並邀請高校教師、大學生社團聯合組建文藝體團隊,實現了社區工作機制由封閉運行向共建共享的轉變,解決了轄區居民的文化需求。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 爍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