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顏雖將盡,藥谷待歸倉。
暮秋時節,卓尼的田間地頭、藥材加工廠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撿拾、分級、裝運、晾曬……
走進藏巴哇鎮恰布村,伴隨着撅頭的用力起落、抬拉,一顆顆肥壯且大的當歸很快從泥土中“跳”出來,藥農整齊成堆地將當歸擺放於黑土地上。“今年黃芪種了8畝、黨參4畝多、當歸5畝左右。看今年的行情,收入應該很可觀。”恰布村村民楊卓鵬滿意地説道。
藏巴哇鎮作為卓尼縣中藥材種植大鎮,2023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67萬畝,總收入預計達8000萬元。如今,中藥材産業已成為帶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支柱産業之一。
藥材加工廠工作人員趙懷珍説:“目前藥材加工廠基本建設完成,設備也陸續進廠。接下來,我們會收購兩百多頓黃芪進行加工、包裝、銷售,打造一體化經營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
藏巴哇藥材加工廠的建設,讓中藥材種植和加工走上“鏈”變之路,為中藥材産業延鏈補鏈、轉型升級開創新路子,加快粗放式加工到精細化加工的新進程,也有力推動周邊中藥材産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據了解,2023年,卓尼縣中藏藥材品種達到13個,種植面積8.5萬畝,産量預計達2.2萬噸,産值有望突破7.7億元。主要品種有當歸、柴胡、黨參、黃芪、唐古特大黃、草紅花6種。新品種及野生中藥材人工馴化種植面積0.05萬畝,育種育苗面積0.2萬畝。
近年來,卓尼縣始終把産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大力實施“11358”縣域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五個萬畝”現代種植業培育行動,不斷調優農業産業結構,全力發展特色中藏藥材種植,推動育苗、種植、加工、銷售全産業鏈發展,努力把“中藥材”打造成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産業”,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記者 梁紅芳 通訊員 申正平 盧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