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值牛羊肥壯、牲畜出欄的“黃金時節”,走進臘子口鎮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便聽到一陣陣清脆的“哞……哞……”牛叫聲。

近年來,臘子口鎮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利好契機,立足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大力發展養牛産業,推動鎮域肉牛養殖産業高速發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臘子口鎮是如何用養牛産業引領群眾致富“犇”小康的。
資源稟賦壯産業 群眾增收福進家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臘子口鎮依託自然優勢,因地制宜規劃産業布局,拓寬特色産業發展渠道,培育和發展具有臘子口特色的鄉村産業,其中發展牛養殖産業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産業之一。臘子口鎮肉牛産業主要分佈在牛路溝、美路溝、八路溝、老龍溝等地,截至目前,臘子口鎮肉牛養殖數量總數約為9500多頭,專業養殖合作社24家約3000多頭,散戶養殖6500多頭;年出欄900多頭,每頭牛市場價在4000-8000元之間,帶動群眾收益約600余萬元。肉牛養殖産業真正肩負起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穩定脫貧和持續增收的重任,為臘子口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勁發展動力。
政策引導助發展 扶持紅利多元化

發展特色産業,要立足特色資源。臘子口鎮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為養殖戶在資金、政策、技術和疾病防控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推動牛養殖産業向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力求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同時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高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切實將養牛産業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強大“法寶”。
聯農帶農組合拳 眾人拾材火焰高

養牛産業帶動農戶增收,堅持“産業分紅”和“推動就業”雙線並行,奮力打出聯農帶農“組合拳”,臘子口鎮積極探索“黨支部+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資金入股的方式發展壯大合作社養殖規模,合作社返聘群眾參與養殖代發工資,並按照協定比例給村集體和農戶進行分紅,並通過與農戶簽訂托養代養協議和訂單收購,進一步降低農戶養殖風險,帶動農戶增收,形成“産業分紅”和“推動就業”雙線並行的發展模式。
促進人民幸福健康,支持群眾就業增收。臘子口鎮將全方位發力,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煥活內生動力,為群眾做好政策支持和技術服務。
下一步,臘子口鎮將繼續深入探索推進特色養殖業發展,黨群持續合力推進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依託資源稟賦引領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為奮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産業示範帶努力奮鬥。(楊潔 薛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