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造士,為國之本。近年來,碌曲縣聚焦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建設“七美碌曲”的目標任務,狠抓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隊伍活力,提升本土人才潛能,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堅持黨管人才,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始終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着力健全制度、完善格局、規範運行、壓實責任,充分發揮黨組織凝聚人才、服務人才的作用。一是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調整充實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職能作用;二是建立黨委班子&&服務專家人才制度,進一步了解在碌人才動態,解決發展訴求,充分發揮黨對人才工作全面領導的制度競爭優勢,不斷把黨對人才工作全面領導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人才引領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勢;三是積極申請人才培訓經費,組織全縣農牧村幹部、致富帶頭人、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養殖大戶及從事相關專業技術的鄉鎮幹部和農業技術專業人員參加各類培訓班,進一步開闊了廣大農牧村實用人才視野,提升了思想政治、養殖技術、農業農村政策法規知曉率和文化素質等綜合能力素質,截至目前,共累計培訓各類幹部人才2000餘人次。
加大柔性引才,切實激發人才隊伍活力。根據縣域實際的發展狀況和緊缺專業型技術人才的需要,主動對接省州委組織部、省級單位、天津市紅橋區委組織部,從醫療、教育、黨建、園區等重要職能部門選派專業技術人才到碌曲縣開展幫扶工作,其中衞生醫療系統技術人才22名,教育系統專業技術人才7名,黨政人才2名,産業園區人才1名,農業技術人才3名,鄉村振興人才1名,其他人才1名,在“傳幫帶教”、加強相關領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大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力度,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摸底的基礎上,於11月7日為碌曲縣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引進1名急需緊缺人才,有效破解了碌曲縣人才引進難的問題。分領域組織共選派12名教育、衞生、農業等行業部門骨幹人才赴天津市紅橋區對口部門單位開展教育培訓、座談交流、實地考察等交流交往交融活動,拉近了津甘兩地幹部的距離,促進了津甘兩地的相互了解。
努力盤活資源,有效提升本土人才潛能。持續深化“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邊”的理念,樹立鮮明導向,激勵和鼓勵本土人才在帶強産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帶領技藝傳承等方面建功立業。依託“千名幹部入百村大抓産業行動”“十戶聯産”抱團發展,成立十個技術指導專班、“組團式”幫扶隊、科技特派員隊伍,累計選派80余名技術骨幹不定期蹲點開展農業生産重點技術、重點環節技術服務指導、動物疫病和農産品質量監管、加強防災減災病蟲害防控工作,並組織農業專家、技術人員查長勢、查病蟲、查疫病,開辦現場課堂進行技術指導,建立了特色優勢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工作的長效機制,着力解除鄉村振興人才之渴。同時,不斷加快推進人才強縣戰略實施,引導激發碌曲籍在外人才熱愛故土、報效家鄉、反哺桑梓的激情熱情,積極動員幹部群眾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碌曲籍在外人才摸底工作,建立了碌曲籍在外人才信息庫。(常恩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