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要聞 人事任免 本網原創 專題

打好特色優勢牌 走好産業振興路——平川區發展特色産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側記

2022-11-24 18:31:16 來源: 白銀日報

    近年來,平川區把藜麥産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産業來抓,在當地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通過加大支持力度、建設規模化種植基地等措施,打好特色優質牌,“小藜麥”已變身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産業”。

    走進平川區黃嶠鎮神木頭移民新村,藜麥種植戶冉金璧正在農場裏收拾篩選藜麥,金色的藜麥堆成小山,他告訴筆者:“如今藜麥種植已成為自己增收致富的‘金色’産業。我們剛從山上搬下來的時候,顧慮還挺多的,擔心搬到這裡沒有地種,沒有錢賺。但是,搬來之後確實感受到了黨的好政策,住上了新房子,鎮上還指導我們種植藜麥,都是訂單産業,我們的日子現在越來越好。”

    在黃嶠鎮神木頭村千畝藜麥種植基地,晚種的黑藜麥到了收穫期,為確保盡快顆粒歸倉,大型收割機正在加足馬力穿梭其間,隨着機車轟鳴而過,麥粒從傳輸帶傾倒而下,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白銀美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孟正虎説:“我們合作社今年種植藜麥近4000畝,每年政府給我們提供種子、化肥、地膜、機械設備等,給我們很大支持,相比於其他農作物,藜麥的抗旱性還是挺強的,種植藜麥的收成還是挺可觀的。”

    黃嶠鎮堅持黨建引領,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利益共享發展模式,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夯實組織基礎、推動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的重要抓手,立足資源稟賦和氣候條件,積極調整産業結構,引進種植具有“營養黃金”之稱的藜麥,打造了一條適宜本地發展的特色富民支柱産業。黃嶠鎮副鎮長何文禮説:“今年我鎮共種植小雜糧12000多畝,主要以蕎麥、藜麥為主,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帶動農戶種植的方式,培育藜麥種植基地,配套小雜糧加工車間,完全達到機耕機收條件,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産業鏈,把小雜糧産業發展壯大。”

    在推動産業發展與振興的道路上,平川區始終堅持以“三農”工作為抓手,以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藜麥種植等特色産業,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産業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産業化發展道路。該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周步寧説:“今年我們圍繞藜麥優勢特色産業提質增效,以試驗示範為主,堅持農藝和農機相融合全面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建成藜麥核心技術示範和良種繁育基地100畝,推廣綠色標準化種植技術,建成5個千畝核心示範區和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帶動全區種植藜麥10000余畝。”(馬軍華 陳燕妮)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