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目標,夏河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關於高標準農田建設會議精神,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民生工程,在牢守耕地保護紅線基礎上,緊緊圍繞鄉村振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這一總體目標,精心組織,科學規劃,規範管理,狠抓落實,堅持“四個有效”,加快補齊農田基礎建設短板,自2019—2022年共投資5037萬先後建設4.08萬畝高標準農田,為提升夏河縣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有效強化組織領導,靠實責任全面推進。成立了以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發改、財政、環保、自然資源、水務、農業農村、審計和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形成了“政府主導、農業農村牽頭、各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負責組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為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有效科學編制規劃,合理規範有序開發。為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及時有序開展,項目前期農業農村局堅持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為抓手,緊盯重點任務,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村組開展實地踏勘,調查摸底,聽取鄉鎮、村組的意見和建議,詳細了解項目區內現有村莊規劃布局及今後發展規劃。根據項目鄉鎮水文地質條件、田塊走向、水流方向及産業布局等基礎資料,對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進行配套設計。在普遍建設路、橋、涵洞等常規設施的同時,突出專項建設內容,在項目定位上,盡最大限度將農業生産需要與農牧民生活出行需要相結合,對村組內現有不規則田塊、溝渠進行整合,切實將項目區建成優質高效高産高標準農田,實現資源、效益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有效強化資金保障,加大建設資金投入。“民以食為天,食以地為本”,農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為確保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有力有序推進,夏河縣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形成合力”的原則,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加強溝通協調多方面、多元化、多渠道籌措地方配套資金近410萬元,及時撥付上級資金4626余萬元,多管齊下,共同發力,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時,夏河縣積極探索高標準農田建成後管護長效機制,嚴格按照有關程序規定,組織項目區群眾投勞折資對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管護,確保高標準農田管護無死角、無縫隙,為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夯實了基礎。

有效組織精心實施,持續提高管理水平。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突出建設標準,規範項目管理,創新體制機制,高起點規劃,高效率組織,高質量建設,高水平運作,夏河縣着重把好四關。一是把好招標關。嚴格按照政府項目招投標程序確定設計、施工、監理單位,項目土建工程全部實行公開招標,委託專業代理公司負責,由招投標中心發布招標公告,全面實行資格後審制。二是把好質量關。縣農業農村局定期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督查人員深入項目區,包片包鄉,抓工程進度,抓施工質量,對存在質量問題的單位,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對於整改不到位的採取責令停工整頓等措施。三是把好驗收關。工程竣工後,施工單位進行自檢,監理單位組織復檢,縣級組織縣發改、財政、環保、自然資源等聯合驗收組進行縣級初驗,最後報請州級驗收。驗收時,對所有建設內容進行實地丈量,對涉及強度、厚度等關鍵性指標,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四是把好資金關。嚴格實施現場監理,嚴控原材料、工序流程、施工工藝、基礎性工程和隱蔽工程質量,工程竣工後,委託審計單位進行單項工程審計和資金審計,實行縣級報賬制,按合同規定及施工進度、質量考核、審計結果方可撥付項目資金。
夏河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把更多的低效土地資源建成了田成方、路相連,澇能排、旱能澆的高産穩産農田,有效提高耕地利用率,實現了農業提質增效,助農增效增收,促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縣農業農村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