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要聞 人事任免 本網原創 專題

精緻碌曲“繡”出來——碌曲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走筆

2022-05-19 17:12:10 來源: 甘南日報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碌曲大地,靜謐的縣體育場逐漸熱鬧了起來,塑膠跑道上,人們或奔跑、或快走;足球場上,酣暢淋漓的比賽已經開始;草坪上,偶有孩童在嬉戲打鬧……一切都是朝氣蓬勃,一派祥和的景象。

    這是碌曲縣拆圍透綠,還綠於民、還交往空間於民、還休閒游憩於民的一個生動剪影。

    碌曲縣把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作為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七美碌曲”的有力推手,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上下足“繡花”功夫,通過拆圍透綠等舉措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在縣委、縣政府的強力支持下,我們先後拆除了縣委、縣政府統辦樓、財政局、人社局、教科局、民政局、體育場、洮河源大酒店、新華書店等14處圍墻、圍欄,實現了公共資源全開放模式。”碌曲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局長權方平介紹説。

    如今,在碌曲縣城,開放式機關單位、開放式庭院比比皆是。不斷延展的城市綠地,讓市民享有了更多的民生福利,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一座城市猶如一件藝術品,必須精雕細琢,才能彰顯魅力。在這一次次雕琢中,綠化是點睛之筆。

    漫步在碌曲縣城,放眼望去,滿眼皆是綠意,一株株新栽種的樹苗錯落有致、迎風挺立,展現出蓬勃的生機。

    縣住建局幹部張文強指着新栽種的樹木説,到目前,我們縣共種植花灌梅、祁連圓柏、暴馬丁香等各類樹木6301株。

    碌曲秉着“打造乾淨、清爽、簡約、大氣,功能上能帶動碌曲城鄉實現鄉村振興的高原最美精緻旅游縣城”的最終目標,不遺餘力地在縣城中植入“綠元素”,用一個個微觀“像素”,匯聚成綠色生態家園的“重彩”,為建設“十有家園”和“最美縣城”增姿添彩。

    伴着暖陽,走在乾淨靚麗的商業步行街上,商鋪整齊劃一,房屋建築獨具民族特色。

    “前幾年的商業街可不是這樣!”商戶馬培武告訴記者。2020年以來,碌曲對步行街17棟樓宇屋頂、外立面、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統一安裝並規範了全縣臨街商鋪牌匾400余處。“門頭牌匾及街面整治後,美觀大方,還吸引客流,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馬培武説。

    碌曲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牧業縣,其中藏族人口占總人數的88%以上。碌曲以百姓需要為出發點,從點滴處入手、由細微處着眼,在細小處做“繡花”文章,率先啟用印有藏漢雙語的四分類垃圾桶和垃圾收運車,為潔凈有序的城市環境奠定了基礎。

    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不遠處,一位小朋友正在仔細給垃圾分類,把垃圾投放到正確的垃圾桶。記者了解到,自從啟用了藏漢雙語的四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參與率和準確投放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抬眼望去,一個乾淨、清爽、簡約、大氣的精緻高原小城躍然眼前。

    前兩年,通訊線纜老化,桿線破損,橫七豎八的電線成“蜘蛛網”,既影響了城市的美觀形象,也為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更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時間成了老百姓們的操心事和煩心事。

    群眾的強烈呼聲在哪,治理的繡花針就落在哪,碌曲找到着力點,在細微處下“繡花”功夫,圍繞桿線入地、整治“蜘蛛網”、清除廢棄桿線、規範建築外立面等方面扮靚城市服務民生。按照“五無甘南”創建工作要求和“去除廢線、整理散線、管線成景”的整治原則,對線路外露部分採取“貼墻、打捆、入地”的方式進行規範整治,累計排查整治飛線、“蜘蛛網”530處,拆除廢棄電桿20個,捆紮、歸攏線纜25.3萬米,清除廢棄桿線27.4萬米,全力打造宜業宜居宜游的城市環境。

    家住吉慶小區的鬥格加感慨道,如今“蜘蛛網”沒有了,破損的桿線拆除了,街道也換了新面貌,生活越來越舒適了,幸福感越來越高了。

    入夜,華燈初上,騰巴廣場音樂響起,人們跳起歡快的鍋莊,幸福喜悅之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碌曲縣在細節上花“繡花”心思、細微處下“繡花”功夫、細小處做“繡花”文章,將精細管理落實到每一條街巷、每一個時段,塑造出了“中國鍋莊之鄉”的精緻容顏,提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行走在碌曲,天藍、地綠、水凈、路暢、景美,一座清新靚麗、生機勃發、獨具特色的“高原靚麗小城”正緩緩展現在我們面前。 (記者 後晶晶 楊佔喜加草)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