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要聞 人事任免 本網原創 專題

碌曲:牧業改革帶來新氣象

2022-04-29 18:00:49 來源: 新甘肅

    四月的甘南草原,牛羊成群,芳草遍野,格桑花盡情綻放。在碌曲縣西倉鎮新寺村,放眼望去,到處是肥壯的牛羊和群眾忙碌的身影。

    近年來,西倉鎮新寺村以“十戶聯産”牧業改革為推手,着眼産業發展,着重産業培育,着力産業增收,走出了一條幹部服務産業,産業帶動發展,發展惠及於民的牧業改革之路。

    “黨建+”領航集體經濟産業發展

    新寺村加科組加木灘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十戶聯産”發展模式,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合作社+集體養殖+多樣入股”的畜牧産業發展路子,以“紅色引擎”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以黨建引領凝聚起各方力量,為産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和強大動力。

    該村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我們結合農牧村黨員分類管理,由産業發展崗的黨員組織,定期召開産業發展座談會,共同商討産業定位、發展方向,將産業定位劃分為養殖藏羊、養殖蕨麻豬、勞務輸轉等五大模塊,切實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盡其力。”與此同時,在村級網格黨小組的帶動下,發揮黨員先鋒引領效應,將分散經營的農牧戶組織起來,將分散作業的養殖戶鏈結起來,合理布局、精細管理,帶領和發動群眾主動轉變落後思想,學習先進技術,真真切切實現集體合作社創新發展,使農牧民群眾實現增收致富。

    “生態+”為集體經濟注入綠色源泉

    碌曲作為牧業大縣,發展生態農牧業有良好的基礎。西倉鎮在推進“十戶聯産”模式方面,着重打造綠色品牌,引導合作社以生態綠色牛羊肉加工銷售基地為依託,以高原無污染牛羊肉為品牌導向,建設現代化加工車間,從而打通了從貨源、加工到銷售的産業鏈,形成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完整牛羊肉産品加工生産體系。新寺村團結組綠源合作社依靠完備的生産體系和設備,進一步整合縣域資源,讓優質牛羊肉打上“生態”標識,實現産品“走出去”的目標。

    “聯合+”擴展集體經濟經營模塊

    新寺村耿薩村根岔種植養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吸納周邊村組群眾入股進社,集中整合村級土地、牲畜等資源,圍繞畜牧業改革發展,不斷豐富合作社經營範圍,統籌管理牛羊養殖育肥、飼草料種植加工、藏中藥材種植、生態旅游、農機租賃等,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增加了群眾收入。

    據了解,2015年以來,根岔專業合作社累計分紅達120萬元,先後被評為“州級合作社”“第五批省級示範社”。合作社負責人憑藉自身技術優勢,向村民提供相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不僅拓展了合作社的經營範圍,也在當地形成了獨特的影響力。

    “人才+”引導集體經濟規範發展

    人才,是實現産業振興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和財富,人才在産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在推進“十戶聯産”工作中,西倉鎮充分發揮下派幹部的資源優勢,以人才助力産業發展。在下派幹部的牽線搭橋下,西倉鎮加科村黨員才讓東智帶領8戶村民進行抱團聯産,創辦了百雅居牦牛藏羊繁育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幫助學習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和養殖技術,積極探索與牛羊養殖繁育相關的其他優勢産業,拓寬增收渠道,激發內生動力。

    近年來,碌曲縣摒棄傳統落後的農牧業生産方式,在全面總結群眾探索出的合作社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十戶聯産”發展模式,着力推動産業發展實現大增效、勞務經濟實現大突破、鄉村治理實現大提升,通過“最美幹部”和“最美群眾”的共同奮鬥,帶領群眾過上“最美生活”,全力走出一條“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碌曲特色鄉村振興之路。(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馬旭輝)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