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要聞 人事任免 本網原創 專題

碌曲縣西倉鎮:“4+”開啟牧業改革新模式

2022-04-19 16:41:30 來源: 碌曲縣融媒體中心

    在碌曲縣西倉鎮新寺村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牛羊成群,芳草遍野,格桑花盡情綻放,猶然展示着新寺村的美好生活。放眼望去,此刻的新寺村,到處是肥壯的牛羊,到處是群眾忙碌的身影,這正是西倉鎮新寺村以“十戶聯産”牧業改革為推手,着眼産業發展,着重産業培育,着力産業增收,努力走出一條幹部服務産業,産業帶動發展,發展惠及於民的牧業改革之路。

    “黨建+”,領航集體經濟産業發展。

    新寺村加科組加木灘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十戶聯産”發展模式,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合作社+集體養殖+多樣入股”的畜牧産業發展路子,以“紅色引擎”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以黨建引領凝聚起各方力量,為産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和強大動力。結合農牧村黨員分類管理,由産業發展崗的黨員組織,召開産業發展座談會共同商討産業定位、發展方向,將産業定位劃分為養殖藏羊、購買銷售、種植、養殖蕨麻豬、勞務輸轉五大模塊,切實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同時,發揮網格黨小組的作用,發揮黨員先鋒引領效應,將分散經營的農牧戶組織起來,將分散作業的養殖戶鏈結起來,合理布局、精細管理,帶領和發動群眾主動轉變落後思想,學習先進技術,真真切切實現集體合作社跨創新發展,使農牧民群眾實現多增多收。

    “生態+”,注入集體經濟綠色源泉。

    碌曲作為牧業大縣,發展生態農牧業既有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新寺村團結村在推進“十戶聯産”模式方面,着重打造綠色品牌,引導合作社以生態綠色牛羊肉加工銷售基地為依託,以高原無污染牛羊肉為品牌導向,提升現代化加工車間,從而打通了從貨源、加工到銷售的産業鏈,形成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完整牛羊肉産品加工生産體系。在與“千名幹部”的通過努力下,新寺村團結組綠源合作社依靠完備的生産體系和設備,進一步整合縣域資源,讓優質牛羊肉打上“生態”標識,實現産品走出去的目標。

    “聯合+”,擴展集體經濟經營模塊。

    新寺村耿薩村根岔種植養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吸納周邊村組群眾入股進社,集中整合村級土地、牲畜等資源,圍繞畜牧業改革發展,不斷豐富合作社經營範圍,統籌管理牛羊養殖育肥、飼草料種植加工、藏中藥材種植、生態旅游、農機租賃等,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增加了群眾收入。2015年以來,根岔專業合作社累計分紅達120萬元,先後被評為 “州級合作社”“第五批省級示範社”,“百社帶千戶”行動評比的一等獎。合作社負責人憑藉自身技術優勢,向村民提供相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不僅拓展了合作社的經營範圍,也在無形中在當地形成了獨特的影響力,使得該合作社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人才+”,引導集體經濟規範發展。

    人才,是實現産業振興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和財富,人才在産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在新寺村加科村推進“十戶聯産”工作中,充分發揮下派幹部的資源優勢,以人才助力産業發展。下派幹部經與合作社負責人商議後,了解合作社的生産情況和具體需求,淘汰落後生産工序,組織人員趕赴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海東市平安區等地實地調查,購買符合實際需求的生産設備,幫助合作社提高生産效率。同時,在下派幹部的牽線搭橋下,加科村黨員才讓東智帶領8戶村民進行抱團聯産,創辦了百雅居牦牛藏羊繁育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幫助學習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和養殖技術,積極探索與牛羊養殖繁育相關的其他優勢産業,拓寬增收渠道,激發內生動力。(西倉鎮 卓瑪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