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金融機構“深耕”鄉村助“三農”
2021-12-27 17:35:40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新華網蘭州12月27日電(宋燕)當下,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甘肅省金融機構正邁步探索構建多元化的服務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後盾”。

    精準發力 助特色産業“強筋健骨”

白銀市靖遠縣東灣鎮萬畝蔬菜種植基地。 新華網 (宋燕 攝)

    隆冬之際,白銀市靖遠縣東灣鎮,靜臥在田野裏的一座座日光溫室大棚內,綠意盎然。經過多年的發展,當地不僅擁有萬畝蔬菜種植基地,而且有了規模化的蔬菜育苗基地。

    “這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援。”東灣鎮鎮長吳德民説,設施蔬菜是全鎮的傳統特色産業,也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信貸資本解決了合作社、農戶在産業發展中存在的資金短缺問題,助力産業做大做強。

    “8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靖遠縣綠源蔬菜種植購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志嘯,還記得十年前決定從事蔬菜育苗産業時的窘境,“手頭只有5000元現金,但是又想把這個事兒做成”,郵儲銀行靖遠縣支行連續三年15萬元的貸款,幫助他解決了創業之初的“燃眉之急”。

    靖遠縣綠源蔬菜種植購銷專業合作社的育苗基地裏,一名村民正在打理辣椒苗。新華網 (宋燕 攝)

    如今,靖遠縣綠源蔬菜種植購銷專業合作社在東灣鎮三合村建成的育苗基地面積已經達到70畝,擁有農民社員403戶,技術服務瓜菜種植面積4.2萬余畝。

    “進一步了解了他們的産業思路以及發展潛力後,加大了信貸支援力度。2011年以來,總共貸款近800萬元。”郵儲銀行靖遠縣支行副行長魏永強説,也見證了育苗基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郵儲銀行積極融入甘肅鄉村振興戰略,以産業振興為抓手,持續推進三農金融業務由服務小農戶向服務“大三農”全産業鏈金融轉變。以郵儲銀行白銀市分行為例,今年已累計為靖遠縣、會寧縣、景泰縣的種植養殖大戶提供資金支援2.58億元,重點助力培育設施蔬菜、枸杞、胡麻、馬鈴薯、黑瓜子等特色優勢農業産業。

    立足三農 打出金融服務“組合拳”

    在“馬鈴薯之鄉”定西市安定區,胡麻嶺農産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轉型之路,同樣有金融機構的“一臂之力”。

    “以前主要種植馬鈴薯,由于不耐貯藏,銷路不好的時候,就只能看著馬鈴薯壞掉。”2019年,合作社理事長王強從郵儲銀行貸款100萬元,上了粉條加工生産設備,“當年産量30噸,到今年年産量已經超過了400噸。”

    對他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轉型,“産業風險降低了,市場也更大了,除了本地客商外,還供應蘭州的超市以及各電商平臺。”

    胡麻嶺農産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粉條加工廠內,一名村民正在晾曬粉條。新華網 (宋燕 攝)

    郵儲銀行定西市火車站支行負責人李文娟介紹,為胡麻嶺農産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放的是該行的特色貸種“農貸通保證貸款”,“不需要抵押,手續簡便,放款快,主要幫助合作社及農戶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立足三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郵儲銀行定西市分行在整村推進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打出了金融服務“組合拳”,提速構建“三農服務綜合生態圈”。在根據農戶用款周期及需求,匹配適宜的特色貸種和額度的同時,將信用村建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結合,加大各類涉農貸款投放。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郵儲銀行定西市分行累計新建信用村547個,評定信用戶11792戶,投放信用村貸款6.54億元,發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4256萬元。

    持續賦能 盼打破數據“壁壘”

    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離不開金融力量。但是,要持續做好“金融助力鄉村振興”這篇文章,仍然面臨著一些待解難題。

    郵儲銀行白銀市分行副行長王胤傑表示,目前該行正在謀劃逐步打造資訊大數據平臺,應用大數據推動農村普惠金融,提高信貸投放效率和風險定價水準,緩解涉農企業、農戶資訊不對稱問題,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和農戶少跑路,同時也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可涉農數據資訊的採集是個難點,需要走鄉串村、挨家挨戶去採,費時、費力、費人”。

    王胤傑認為,如果和政府部門能夠實現相關數據的共用共用,效果就會更好。

    “涉農數據支援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對于提升‘三農’服務將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十三屆甘肅省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謝銘説。

    此外,在他看來,像郵儲銀行這樣在農村扎根深、服務網點分布廣的“國家隊”金融機構,還應該進一步放寬視野,發揮優勢,深耕鄉村振興,進行多元探索,比如通過“金融+科研院所”,提高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科技含量。(完)

責任編輯: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8205239